网站首页
今日头条
国内要闻
重庆要闻
乡村振兴
百家争鸣
均衡教育
民生实事
重庆科技报
科技政务
秀美重庆
乡村
频道首页
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
首页
>
乡村振兴
>
人才振兴
依靠科技带领村民致富
2014-12-19 11:49:50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井波摄一问
被采访人:自治区科技厅纪检组长、住墨玉县萨依巴格乡克西拉克村工作组组长何建国
何建国(左二)与工作组成员一起给老百姓讲解养殖技术。本报记者井波摄一问:做了什么立足长远谋发展
我们在入户走访时,一直考虑如何让入户走访的结果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于是,我们在全县率先给每户构建“族谱图”。
全村350户、1234人中有27个家族,其中8个大家族占到近一半人口。通过一个“族谱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村民在这个家族中的关系。
这项工作的完成,不仅得到和田地区和县上的肯定,还在全县推广。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对社会管理、基层组织建设有作用,还对干部选拔有帮助。同时,利用家族的关系掌握村民的亲缘关系,及时排除不稳定隐患。
在构建“族谱图”的基础上,我们与村委会、村警“三位一体”联合开展社会管理基础数据摸排采集核查专项工作,建村民基本信息数据库,并利用无人机航拍全村。今后只要在电脑上点到哪家,家庭成员、村民基本信息等每户70多项内容清楚呈现眼前。我们把科技的手段与社会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进一步提升“四知四清四掌握”的层次。
我们坚持立足长远,不计较一时得失,为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将帮扶目标由“帮扶到户”变为“帮扶到村”,所有项目的政策性投入均以村委会入股方式体现,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建地毯编织厂、家禽屠宰厂、饲料加工厂,实施林下养殖,开展精品果园建设,带领农民致富增收。
二问:有啥变化
变等靠要为自己努力
住村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并没有把访贫问苦作为工作的重点,除了一些基本的惠民生工作外,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领村民致富上,而且对一些贫困户,我们宁肯给生产资料,也不给生活用品,激发他们自己努力致富,改变等靠要思想。
住村9个多月,村民的思想变化是从充满期待,到略微失望,再到充满信心。
刚住村时,村民提了63项要求都是要什么,通过我们带着村民干,他们听到、看到使用科学方法带来的显著效果,开始主动接受先进的生产方式,自己转变观念。
村民现在是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努力、靠科学技术去致富。村民主动提出要去外地参加养殖、地毯编织等培训。不少村民天天围着村干部转,打听有哪些项目,他们可以加入。可以说,我们用科学技术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状态,把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落到实实在在的方面。
村党支部现在更多的是思考今后村的发展,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延伸产业链。同时,村干部的威信提高、村凝聚力提升。今年增加的村集体收入,村委会考虑用增收的钱免去村民今年的水费。他们也认识到,村集体挣钱后就要为老百姓办事。
我们还让村里的产业结构由单一变为多元。以前村里就是种核桃和外出打工,现在发展了林下产业经济,改变林果品种,建地毯厂等。通过这些举措,提高了村的组织化程度,村民现在是围着村转。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
延伸阅读
更多青年才俊 投身乡村振兴
振兴热土的新力量
从《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看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历程
扶贫名词里的“含金量”
乡村振兴绽放“她”力量
中央24项措施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群“向难而行”的扶贫干部回来了,该怎么看怎么用?
专题推荐
网络中国节·七夕
创新重理工
2025全国两会
文化地标里的新重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