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陶莲芳 年龄:35岁
身份:富民款庄镇对方村委会朵木得村村民
家人眼中,她是孝顺持家的“好媳妇”,暖心而又值得依靠;村中孩童眼里,她是善良有爱的“陶老师”,贴心而又值得感恩;乡亲眼中,她是勤劳智慧的“村干部”,热心而又值得尊重。
坐落于富民县款庄镇老鸦山山顶的苗族村落朵木得村里,生活着一名平凡朴实的苗家妇女,她凭借自己所学让村里的苗族娃学会了汉话,她靠着一双勤劳的手帮助乡亲们找到了致富门道,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地侍奉年迈的公公、照顾患有严重风湿病的姐夫——她就是陶莲芳。
驱车三个多小时,翻越几座山头,来到陶莲芳的“婆家”朵木得村。尽管陶莲芳是个外来媳妇,不过如今提及她,村里乡亲个个知晓纷纷称赞。
十二年前,中专毕业后的陶莲芳与曾经的同桌相恋结婚,嫁到丈夫清贫的老家朵木得苗族村。当时,拥有中专毕业文凭的陶莲芳已算得上村里最高学历的知识女性,当“村里来了个有知识的新媳妇”的消息传开时,村民纷纷登门请她给村里的苗家孩童教汉语,陶莲芳想都没想便爽快地答应了,带着17个苗家孩子开始了免费的“双语”教学。她从昆明购买来所需课本,头天晚上把课本上的字用拼音字母注上苗音,第二天便一句苗语一句汉语地翻译给孩子们。慢慢地,原本一句汉话都不会说的苗家娃能用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轻松交流,无论老人、大人还是孩子见到陶莲芳时,总会尊敬地喊一声“陶老师”。
“我嫁到村里已经十多年了,到现在村民还是叫我陶老师,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但是能用我所学帮助到这些孩子,我真的很高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陶莲芳的双语班因为山区学校撤点并校取消了,不过回忆起那段经历,她脸上还是不由地露出会心的笑容。
当年的陶莲芳是村里苗族娃的双语老师,如今作为村干部的她更成了全村人发展蔬菜种植的好老师。朵木得村所处的老鸦山地势高、气温低,但土地肥沃、生态环境好。一次偶然的机会,陶莲芳发现在山上种出来的白菜更脆更甜,于是她和丈夫一起开始种起了白菜。半年后,白菜种植成功,收益不小,这让她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之后除了种白菜,陶莲芳还尝试用科学种植的方法种起了萝卜,成熟的萝卜个大、味甜、汁多,每次运到集镇蔬菜市场上都被一抢而空。致富后,善良的陶莲芳希望让村里的乡亲也能一起改变贫穷的现状。陶莲芳经常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如何施肥、怎样培土,现在村子里许多村民都在她的帮助下种上了蔬菜,收入比以前增加不少,而朵木得这个昔日偏僻的苗家小山村也因此让更多人熟知。
“我希望能给乡亲们找到更多致富的新路径。”如今,陶莲芳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打算引种昭通天麻,她的丈夫已专门去昭通学习天麻种植技术,试种成功后,将引导村民广泛种植。
陶莲芳不仅帮助乡亲、爱护孩童,在家里也悉心照料家人。除了侍奉年迈的公公,还一直照顾着患病的大姐夫。已年近六旬的大姐夫多年身患严重风湿病,在五年前相依为命的妻子又因癌症去世,于是生活变得更加困顿。为了让大姐夫有所依靠,陶莲芳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时常送去米、油、盐等所需生活用品。“妹妹心地好呀,我这么一把年纪且身体又有病,现在活得还有模有样,多亏了她的照料。”大姐夫对陶莲芳充满了感激。
而在陶莲芳眼里,照顾家人是分内的事,帮助乡亲是应该做的事。她说:“待家人好,我的儿子有样学样,他们会懂得孝顺、爱人,并且在我有能力的时候能帮助到乡亲们,其实很开心,因为对我这个外来媳妇,他们也给予过很多的照顾和关爱。”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