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山西】家庭农场 绽放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2014-12-08 11:26:07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为鼓励家庭农场快速做大做强,日前,山西省农业厅评定出20个首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将助其改善生产条件,加强农场主技能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并将积极提供贷款和保险等金融支持,把家庭农场纳入现有支农惠农政策重点扶持范围。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吸引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这使得不少村庄出现“劳力荒”,大部分村庄只留下留守儿童及老人,大量耕地依靠老人打理,尽管有机械化设备帮忙,但繁冗的重体力劳动让老人们越来越力不从心。此外,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缺乏活力,生产效率较低,个体把握市场动向的信息采集能力及抵御风险的判断决策能力较弱,致使当前的农业格局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由此,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了“家庭农场”的提法,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转型。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推进农民“职业化”, 推动了城市资本“回流”农村;兼具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化特征,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突破了“一家一户”局限,高效盘活“撂荒”土地,优化整合“零散”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有望解决长久以来传统“小农经济”效率低、规模小、形式散的问题。
政府鼓励农户对家庭农场注册登记,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针对各地农业发展现状不同,补贴力度、补贴项目也呈多样化,例如有对家庭农场的直补、流转土地租金补贴、贷款贴息补贴、生产机械补贴等,保证家庭农产更好更快发展。
然而,即使家庭农场好处多、政策倾向力度大,它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障碍和矛盾。如过高的土地流转费用给经营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生产性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农场发展;流转的土地、农房、农机具没有办法实现抵押贷款;单一的农业保险保障的范围有限,与家庭农场经营多元化“种养业”现实需求不符等问题。
笔者认为,在此背景下,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政策创新,应该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更多瞄准家庭农场;以抵押方式的多样化为突破口,解决融资瓶颈;以农业保险多元化为指向,提高家庭农场的风险抵御能力等,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使背井离乡的农民回归土地,在家庭农场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也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