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王兆龙:养殖水蛭 带动乡邻同致富

2014-11-05 14:32:48  来源:宿迁日报

二十六、七岁的年纪,风华正茂,有的还在“啃老”,有的还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有的已经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而作为一名“85后”,王兆龙不仅已经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了“富一代”,而且还带动了家乡的百姓致富。

毕业返乡他萌生创业目标

2012年,24岁的王兆龙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奋斗的想法,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泗洪。同年,王兆龙考上了大学生村官,现任金锁镇双乔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工作的日子总是一成不变,没有新意,然而,他并不想一直这么平淡下去,他的心里一直埋下一颗带民致富的种子。

在金锁镇工作这两年里,王兆龙考察过很多创业项目,可是创业不易,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创业项目。后来,在一次泗洪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文化周”活动上,一位老师的讲课,让王兆龙看到了机遇,也找到了合适的项目,那就是——水蛭养殖。

创业初期,王兆龙结识了沭阳县人工水蛭养殖大户严老板。在与严老板的交谈中,他得知水蛭是一种宝贵的药用资源,市场销售前景广阔,养殖周期短、风险较低、回本快,是很有开发价值的动物性中药材,这让王兆龙坚定了养殖水蛭的信心和目标。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动力,王兆龙开始多方搜集水蛭养殖相关资料,同时还经常向严老板请教,并到泗洪周边地区的水蛭养殖大户那里去学习不同的养殖经验与技术。

通过不断学习和考察,王兆龙总算摸到了点门道,2013年3月,王兆龙开始试养水蛭。经过不断的刻苦钻研,他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今年,他养殖的水蛭终于获得了大丰收,可实现销售收入达400万元,预计利润在200万元左右。这真正让他挖掘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成为了“富一代”。

养殖水蛭并不是那么容易

水蛭养殖的市场前景虽然好,但是养殖水蛭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一年多的养殖过程中,王兆龙也遇到过不少困难。

2013年,王兆龙投资的20万元,当年就损失了6万多元。但王兆龙并未灰心,他潜心总结塘口水温、水深以及水蛭疾病防治等经验,又多次去重庆、辽宁等地的水蛭养殖大户那里学习经验,多方联系专家,终于让他真正摸索出了养殖水蛭的门道,并成功克服了水蛭生长、育苗、疾病防治等难关。

“去年我搞了十亩试验田,第一次放苗也是我一桶一桶亲手放到养殖池里的,一共400斤的苗,记得当时是7月份天气很热,而且由于连续40多天的高温和鸟患,经济效益都不太好。鸟儿夜里会偷吃水蛭,高温天气也会引起水蛭疾病甚至死亡。”这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创业的艰难。王兆龙感叹创业起步时期的艰辛。

“去年的连续高温天气,再加上养殖池周围农作物大面积的喷洒农药,导致水蛭大面积死亡,虽然极力挽救,但最终还是有近300斤的水蛭死亡。前所未有的压力,让我觉得喘不过气,家人都劝我放弃,但是我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我要坚持下去,如今看来,我当时的坚持是对的。”王兆龙感慨地说。

目前为止,王兆龙已经创收近100万元。有了经验,今年,他大胆的投资了200万元,养殖面积也扩大到100亩。经过精心管理,今年,他每亩塘口平均可收鲜水蛭450斤,晒干后每亩有80斤,干水蛭市场价格每斤在500多元。

“根据目前情况,今年迎来了大丰收,初步预算,今年实现的总产值应该在400万元左右,利润也是比较可观的。”谈起今年的大丰收,这个胖胖的貌不惊人的小伙子憨厚的笑了笑。

创业成功他带动村民致富

此次采访,记者来到金锁镇河南村百亩水蛭养殖塘口的时候看到,很多村民正在网箱里捡拾水蛭。原来,这些村民都是王兆龙请来的帮工,每天付给村民相应的劳动报酬,这也等于带动了村里的劳动力,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在塘口的堤坝上,记者还看到部分水蛭已经晒干,正等待出售。

“我就是金锁镇的农民,平时不忙的时候就来这里帮忙,这里的工资比别处也高些,我们去蔬菜大棚那里帮忙,一天大概五六十,在这里一天能有六十到八十,忙的时候还要多些。”一位正在捡拾水蛭的大爷说。

水蛭养殖成功了,王兆龙心里带民致富的种子也发芽了。他不仅为不少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准备无偿为更多村民提供水蛭养殖技术,带领村民共同养殖致富。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带民致富也是我的职责。明年,我准备重新再包一块地,把塘口整理好,网箱架设好,然后把网箱发包给老百姓,技术我来提供,也就是希望通过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让老百姓真正实现把钱装到他们自己的腰包里,帮他们致富。”王兆龙说起他的目标时信心满怀。

编辑:沈念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