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钾肥施得巧 经济又高效

2015-05-20 11:48:02  来源:《农家科技》  作者:万珍哲

1.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同一土壤,当氮、磷养分含量低,或氮、磷肥用量少,生产水平不高时,钾的问题不会突出。随着氮、磷肥用量的大量增加,产量的提高,对钾肥的需要就会日益明显。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施用钾肥,水稻一般可增产15%左右。目前在一些地区,氮肥效用有下降的趋势,原因之一是没有注意配施钾肥,氮、钾比例失调。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注意平衡施肥。
2.冷浸田多施用钾肥。在冷浸田上施用钾肥,水稻由于钾素养分的改善,增强了根系活力后,根系氧化力也增强了,因而使土壤的还原物质含量降低,氧化还原电位增高,这样便防止或减轻了硫化物、有机酸和亚铁的为害,从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故冷浸田施用钾肥,常常会获得好的效果。
3.在轮作中合理分配钾肥。在双季稻和小麦一单季稻轮作制中,钾肥施用在后季稻和小麦上的效果大。
4.注意秧田施钾。钾肥对培育壮秧有良好的作用。在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采取秧田与大田分别施用,较之全部施在大田,常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5.优先施用在经济作物上。经济作物一般对钾肥反应敏感,需要量大。钾肥不但可以提高产量,而且可提高产品品质。而栽培经济作物的土壤,往往钾素供应水平低,因此发展经济作物需要大量钾肥。
6.根据作物特性,施用不同品种的钾肥。氯化钾和硫酸钾是常用的钾肥品种,近年又新进口了硫钾镁肥。硫酸钾和硫钾镁肥的价格较氯化钾高,数量少,且不含氯,应主要用于忌氯作物,如烟草、西瓜、马铃薯等,而氯化钾可广泛用于除烟草等少数作物外的其它作物上。
7.讲究施用技术。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等对提高钾肥效用也很重要。每种作物有其最佳的适宜钾肥用量,施多了,作物会奢侈吸收,一般虽不致为害,但不经济。对多数作物,钾肥以作基肥为好,某些作物以基肥和前期追肥相结合较好。当植株出现明显缺钾症时,追施也有效果,但此时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已受到明显的损害。在雨水多的地区,施入的钾肥易被淋失,砂质土的保肥性能也很弱,故在这些土壤上应强调分次施用,以减少钾的损失。

(信息来源:农家科技杂志社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