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如何提高青虾土池育苗出塘率

2015-05-15 10:37:19  来源:《农家科技》  作者:陈碧浪

虾苗出塘率的高低,是衡量青虾土池育苗生产成败的重要经济条件指标。青虾土池育苗的出塘率受池塘条件、亲虾种质以及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将青虾土池鱼苗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借鉴参考。
1.选择适宜的池塘。用于青虾繁殖育苗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通风透光,一般面积以1~3亩为宜,池深1.2~1.5米(水深1~1.2米),池底较平坦(便于拖网捕苗),底部淤泥保留10~15厘米。在实际生产中,常选用养过鱼虾底小型池塘,因其比新池塘有机质积累多,水质较易培肥。在投入生产之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清塘消毒,杀灭塘内底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2.搞好水草移植。青虾育苗土池移植水草是十分重要的。水草既是青虾生活(栖息、蜕皮)必不可少的附着物,又是个体生长发育的辅助饵料,同时水草还是虾池水质的生物“净化器”。水草的栽植应在药物消毒1周后(毒性基本消灭)进行。移栽前,先向池塘内注水10~20厘米,加进的水需经筛绢网过滤,以防带入敌害生物),然后在池底种植轮叶黑藻或聚草。栽植密度按池底面积计算,一般3~5株/平方米。另外,可在水中放养一些水生浮叶植物(如小浮萍、槐叶萍等,覆盖面积一般不超过池水总面积的1/3。
3.放养优质种虾。在挑选种虾(即抱卵青虾)时,应特别重视虾的体质,所选种青虾要求体质健壮、肢体完整、游泳活泼、反应灵敏,一般体长5~6厘米较为理想。具体操作时,要避免选用长途运输或暂养时间较长的抱卵虾,力求做到放养于同一苗池种的亲虾数量一次备齐,并一次放足。为了便于生产管理,抱卵虾通常投放于聚乙烯网箱(网目0.4厘米左右)中,一般每平方米网箱投放抱卵虾0.75千克,网箱中同样要投放少量水草。每亩育苗土池可放养种虾10~12千克。抱卵虾放养时间为3~5月份,具体时间根据各地的气温和预定虾苗出塘时间而定。
4.狠抓饲养管理。①抱卵虾的管理。抱卵虾进箱后,应以新鲜动物性蛋白质饵料(如螺蚌肉、小杂鱼糜等)为主,适当辅以植物性蛋白质饵料(如豆腐渣、饼粉等)。日投饵量视天气情况及青虾摄食量灵活掌握,一般日投饲率为亲虾体重的5%~8%。
②虾苗的饲养。在水温达20~15℃时,注意观察虾卵胚胎发育情况,当发现虾卵呈透明状,卵内出现两个黑点(及虾幼体的眼点)时预示着2~3天后,蚤状幼体即将破膜而出,此时每亩虾池均匀施以发酵的畜禽肥400~500千克。施肥5~6天后,正值轮虫(蚤状幼体的适口饵料)繁殖高峰期,而此时刚孵化出膜的Ⅰ期蚤状幼体正好蜕皮,一次变为Ⅱ期幼体开始摄食轮虫和小型水生浮游植物,因此,“出现眼点就施肥”是提高青虾土池鱼苗成活率的技术关键。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延长育苗池中浮游生物繁殖的高峰期,在池中绝大多数幼体出膜后,每日每亩用干黄豆3~4千克,浸泡加水40~50千克,磨成豆浆,全池泼洒2~3次。当所有胚胎都出膜后,及时将网箱中的无卵亲虾起捕处理,否则,亲虾将自然死亡。泼浆1周后,黄豆日用量可增加到4~5千克,日泼洒豆浆两次(即上午8~10时,下午4~6时)。泼洒豆浆两周后,再及时增投粉状饲料,该饲料为麦粉、米糠、饼粉等混合而成。投喂时,每亩虾苗池日用干粉料2~3千克,与0.5~1千克鱼糜混合,调成糊状,进行“笃滩(每日黄昏将配合料定点投放于池塘水边浅滩处)。以后,随着虾苗的长大,逐渐增加投饵量。
育苗期间,在搞好施肥投饵的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水质的变化,通过定期加注新水的方法,保持虾苗池水质肥而不老,水色混而不浊。
幼体出膜后,经20多天人工强化培育,一般体长可达0.8~1.2厘米,即可陆续网捕出塘。

(信息来源:农家科技杂志社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