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条件
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环境安静、电力配套、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受风面积大,光照时间长。为便于管理,面积一般以5~10亩为佳,池水深度为1.2~1.5米,池坡比为1:3,土质以黏壤土为宜,池底平坦。池中设有两条小泥埂(长为池长的3/5~4/5,宽l米左右,高出水面5~10厘米,两头与池埂不连,便于生产用船通行), 以提高养殖池内的水体水平面积,为小龙虾增加打洞或栖息场所。池塘四周用上檐挂有30厘米光滑的钙塑板,外侧用木桩固定,高度为50厘米的聚乙烯网作防逃设施,以防虾的逃逸。池塘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用双层不锈钢网扎紧封牢),并配备增氧和抽水等机电设备。
二、放养前准备
1.清塘消毒。冬天抽干池水,清除杂草和过多淤泥后让其冻晒,以疏松池塘土壤表层,改善通气条件,加速底质有机物质的转化。放苗前15~20天,用生石灰消毒灭菌,用量为100千克/亩左右,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体和野杂鱼。
2.栽植水草。适宜小龙虾池塘栽植的水草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水花生、水浮萍等,水草移植时应做到搭配合理,分布均匀,水草的覆盖率应占池塘总面积的60%以上。栽植水草主要有以下四种作用:一是为虾提供植物性饵料,同时,水草多的地方还可吸引昆虫、小鱼等其它小动物供虾捕食;二是为虾提供栖息、蜕壳和隐蔽场所,减少互相残杀;三是水草可以吸收水中氨、氮和无机营养盐类,可减轻和淡化水的肥度;四是水草的光合作用可生产氧气,增加池水溶氧。
3.施肥培水。待水草成活后,投施经发酵好的畜禽粪肥,投施量为200~300千克/亩,之后若发现水质变瘦,可适时追施复合肥、生物肥等,以保持池水肥度,追肥量视水质肥瘦情况而定。追施肥料是为了增加池水营养,促进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为刚入池的虾苗提供适口饵料,同时还能促进水草生长,抑制青苔的发生。
4.投放螺蛳。于清明前后投放部分活螺蛳,投放量为300~500千克/亩,此时水温适宜,螺蛳在池内自然繁殖,小螺蛳外壳很脆,营养丰富,极易被小龙虾摄食;8月份可再补投1次,投放量为100~200千克/亩。合理投放活螺蛳,不仅可为河蟹提供动物活饵,而且还能起到净化底层水质的作用。
三、苗种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个体均匀的幼放养,最好是自己培育的幼虾。一般放养规格为2~3厘米,放养密度为15000~20000尾/亩,如池塘条件好、养殖经验丰富,放养密度可提高到25000~30000尾/亩。放养时间在3~5月。虾苗要沿池塘四周均匀放养,一般选择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放养入池。
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可搭配放养在生态和食性上与小龙虾无冲突的花白鲢鱼种,放养规格为150~250克/尾,放养密度为100~150尾∕亩(花鲢占20%~30%),放养时间在5月上旬。
上述苗种放养前需用2%~4%的盐水洗浴5~10米in,以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
四、池水管理
养殖小龙虾的池水应坚持“春浅、夏满”和“先肥、后瘦”的原则。养殖池塘的水位应根据季节的变化控制,一般春季水位控制在0.6~1米,夏季在1.5米左右,秋季在1.2米左右。早春应通过适当施肥,将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夏季在40~45厘米,秋季在35厘米左右。春季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每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夏季每3~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30厘米;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秋季每15~2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30厘米。养殖期间每隔15~20天泼洒1次石灰水,用量为10千克/亩,或每半月泼洒1次生物制剂。小龙虾生长旺季,应经常开启增氧设备,保持池水溶氧在5米g/l以上,为小龙虾提供舒适快乐的生长环境。
五、投喂管理
以配合饲料投喂为主,根据小龙虾的生长特性,要求投喂幼虾的饲料蛋白含量应达到30%,成虾的饲料蛋白含量应达到26%,饲料在水中的溶散时间应在5h以上。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时和下午5时前后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70%)。具体的投喂量就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和小龙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控。饲料应沿岸边浅水处投放、池中小泥埂和虾穴附近应多点散投。
六、病敌害防治
1. 病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以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药或少用药的目的。每月投喂1次用0.2%维生素C+1%的大蒜素+2%强力病毒康配制而成的药饵,每次连喂3~5天, 以增强虾蟹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每15~20天,使用生石灰消毒1 次,用量为10~15千克/亩,方法是加水溶解后趁热全池泼洒,以杀灭池水中的有害菌,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小龙虾一旦发病,应及时诊断,对症用药,药物用量与用法可参照药品使用说明或请鱼医进行指导,以免造成损失。在养殖全过程中,禁止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2. 敌害防治。小龙虾主要敌害有水老鼠、青蛙、水鸟及一些凶猛肉食性鱼类。这些动物均能捕食小龙虾,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灭。对鼠类可用鼠夹、鼠笼捕猎猎杀;对于蛙类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夜间进行人工捕捉。对于鸟类可在池边设置一些彩条和稻草人进行恐吓驱赶。对于肉食性鱼类,可以在进水过程中,通过密网拦滤,将其拒之于塘外。
七、日常管理
1. 加强早晚巡塘。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小龙虾的生长、活动、摄食、蜕壳和病害等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定期检测水温、透明度、溶解氧、pH值等水化指标,检查防逃设施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 注意水草养护。春季要保持浅水,施足基肥,投喂精料,以促进水草生长,抑制青苔的发生。夏季水草旺盛时,应人工割除,避免水草老化死亡,引起水质变化。水草不足时,应以水花生和水浮萍作补充。
3.做好塘口记录。平常应由专人负责填写塘口记录,详细记载放养、投喂、生长、用药、起捕、销售等情况,并整理归档保存,作为下一年养殖生产的参考依据。
八、及时捕捞
小龙虾经过2个月左右的饲养,就有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由于小龙虾个体间生长发育速度差异较大,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捕捞,将达到商品规格的虾捕捞上市销售,把未达到规格的虾继续留在池塘里养殖,降低池塘内虾的密度,促进小规格虾快速生长,是降低成本、提高规格、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小龙虾的捕捞方法较多,可采用地笼网,虾笼、迷魂陈等工具进行捕捞,以地笼网捕捞为佳,地笼网目应在2厘米以上,以减少小虾的捕出率,捕捞方法是将捕捞工具置于养殖池内,每天清晨取1次虾。起捕时动作要轻、快,拣出的小虾要及时放回池内养殖。9~10份月,抽干池水,将虾鱼“一网打尽”,为下一年的养殖生产作准备。
(信息来源:农家科技杂志社)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