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怎样科学地给牛喂药打针

2015-04-29 10:04:27  来源:本网  作者:梁巍

在养牛生产中,做好牛的疾病防治、减少疾病的发生是获利的关键。投药打针是每个养殖户必须掌握的,那么怎样科学地给牛投药打针呢?
一、给病牛投药的方法要根据药物剂型而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由助手牵引鼻环绳或用手指捏住牛的鼻中膈,使牛头稍仰。然后,投药者一只手持盛药的罐角,顺牛的口角插入口腔,送至舌面中部将药灌下,另一只手可拿药盆置于牛的口下,接收从口角流出的药物。
2.水剂投药法。病牛保定,先将胃管或投药管准确插入食管内,然后再投药。方法是:把胃管或投药管洗净,管外用水蘸湿,空掉多余的水,管头蘸少许液体石蜡润滑,经鼻孔轻轻向里插入,到咽部时要用管头轻轻触动咽喉,诱发牛吞咽,当牛吞咽时顺势插入食管。在吞咽后要及时判定投药管是否真正插入了食管内,千万不能将投药管错插到气管里。判定方法:一是在管的另一头听声音,如果在食管里,则听不到呼吸音,也感觉不到管里呼出气体;如果将投药管插入了气管里,则可在管的另一头听到呼吸音,并能感到有呼出气流。二是在颈部左侧看投药管上下移动的情况,在食管里可看到管头移动,在气管里则看不到管头移动。三是从另一头向里吹气,食管部有气流波动的是在食管里,看不到气流波动的是在气管里。确认在食管内后,继续将投药管向后插至颈中部以下,然后接上漏斗,把药倒入漏斗内,高举漏斗超过牛的头部将药液灌入胃内。药液灌完后,再灌少量清水,冲洗投药管,拔掉漏斗,并把投药管内的残留液吹入胃内,然后用拇指堵住投药管管口或把投药管折叠后缓慢抽出。
二、给病牛注射
1.注射方法:注射前要在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具体方法如下:
①皮下注射法。注射部位一般选择颈部两侧。方法是:一只手提起皮肤,另一只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皮下3~4厘米,将药液注入。药液多时分不同点多次注射。注射完拔出针头后,局部用酒精棉球或碘酊消毒。
②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部位多选择在肌肉较厚的臀部和颈部。方法是:先将针头刺入肌肉内,再连接好吸有药液的注射器,抽拔活塞确认无回血后注射药液;或先安好针头一次操作完成也可。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蘸有酒精的棉球或碘酊消毒。
③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部位一般在颈部上1/3与颈中1/3交界处的颈静脉上。方法是:一只手手指压在注射部位的近心端静脉上,待血管膨隆后,先将针头以15~45度角刺入,见流血时顺着血管方向继续推入血管内约1厘米。然后将排净空气的注射胶管连接,放低注射器,见回血时将注射器抬至与牛的头部同高,药液则徐徐流入静脉内。注射完毕,左手拿酒精棉球压紧针孔,右手迅速拔出针头,继续按压一会儿针孔,待完全止血后涂碘酊消毒。
2.注射操作注意事项:
(1)针具要洁净、消毒,注射部分要消毒。对注射的药液仔细查看药品的名称、用途、用量、性状、有效期等。如同时注射两种以上药物时,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2)注射大量药液时,冬季要将药液加温至与体温同高。注射前要排净注射器或胶管内的空气。肌注时要检查回血,不能注入血管内;静脉注射时也要检查回血,不能注到血管外,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药物不能刺激性大。
(3)注射时针头不能全部刺入,以免折断时不易取出。万一针头折断,要及时用器械取出,或局部麻醉后切开取出。

(信息来源:农家科技杂志社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