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青枣低产成因与丰产技术

2015-03-31 11:01:06  来源:《农家科技》  作者:韦社生

青枣栽培容易,耐瘠薄,尤喜富含钙质的紫砂土,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结果早、见效快,盛果时期长等特点,一般栽植于坡度15度左右的低丘矮山坡上或地坎边。一些枣农技术水平较低,栽培管理粗放,造成树势衰弱、病虫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日趋低下。笔者长期在青枣主产区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将青枣低产成因及其丰产技术介绍如下,希望对枣农提高生产效益有一定的帮助。

一、青枣低产成因

1.青枣大多数栽培在低丘矮山坡上或地坎边,土质贫瘠,枣树肥培管理粗放,传统的中耕施肥是结合套种旱杂粮来进行的。由于旱杂粮套种费时费力,效益低下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农民已经放弃旱地耕作。直接导致青枣生长水肥严重失调,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致使绝大部分枣园成为低产园,有的甚至绝收,平均产量低,每亩产枣不到200千克,产值约700多元,直接影响到枣农的经济效益。

2.枣农凭老经验管理,缺乏科学营林技术,任凭青枣自然生产,疏于整形修剪,落花落果现象极为严重,以致产量低下。尤其是面对病虫害为害时,束手无策、应对无力。

3.青枣品种杂而多,良莠不齐,经济效益差。由于放任不管和缺乏科学技术,青枣良种化程度低,最终导致经济效益不佳。尤其是作为加工传统产品——优质南枣原料的青枣(要求鲜百果重1650克以上)比例很少,大多只能作鲜食果销售,价格也只有2~3元/千克,且销路不广;加上品种杂,销售期集中,效益尤为低下。而加工优质南枣的原料青枣和冬枣的价格可达12~14元/千克。

二、青枣丰产技术

1.引进良种。要适时引进优质干果加工原料枣和鲜食品种,淘汰产能低下树种,逐步改善青枣品种结构。近年来,笔者所在地的东阳市响铃枣业有限公司及部分枣农已分别引进优质干果加工原料枣和鲜食冬枣,并形成适当规模,经济效益颇佳。响铃枣业有限公司还在新疆温宿建立了优质干果原料枣生产基地。

2.培育优质壮苗。采用酸枣子播种,培育优质砧木,用平地覆土撬皮接,取一年生接穗三季嫁接成优质干果原料青枣或冬枣苗。苗期采用肥水管理、松土除草,病虫防治等措施,培育好优质壮苗。

3.大穴栽培。起苗移载采用大穴栽培法,穴距一般为100厘米×100厘米×80厘米,栽培密度不超过40株/亩。

4.加强肥水管理。冬季结合施基肥,枣园应深翻20厘米以上,株施有机肥10千克,与复合肥混施,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萌芽期(3月)追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料;花前期(5月)要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生理落果高峰过后(6月)要追施复合肥,促使叶色浓绿,光合效能增强;枣果发育膨大生长期(7月)要追施速效肥料,并进行合理灌溉,以提高枣果品质;枣果采摘后,要喷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料,延长叶片功能,提高树叶的光合作用,以利安全越冬。

5.整形修剪。对成年果树要予以适时整形修剪,以疏为主,短截为辅,控制延长生长,培养内膛枝组。疏除交叉枝、并生枝、过密枝和病虫枝、干枯枝,培养健康的结果枝组。

6.保花保果。要在花期和坐果期,视落花落果现象分别喷施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盛花期喷施10-22ppm赤霉素或5毫克/千克的2,4-D,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同时在花期喷施0.2%~0.5%的硼砂溶液或0.1%~0.2%硼酸溶液,可以提高坐果率,防止裂果。

7.做好病虫害防治。枣树的病虫害主要有枣粘虫、枣瘿蚊、花心虫、枣蛾、红蜘蛛、天牛、枣疯病和枣锈病等,可根据其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防治。冬季要清园,清除落叶、病虫枝、果,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菌虫害。早春刮粗皮,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杀死部分虫卵与病菌;用25%的锌硫磷地面撒药,可杀死地老虎、金龟子等幼虫和虫卵;用400~600倍液的溴氰菊脂或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防治枣粘虫。枣疯病应挖除病株,连根一起挖净;枣锈病要在发病初期喷1:1:200倍波尔多液,20天后再喷一次。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