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花木煤污病的发生及防治

2015-03-31 10:58:12  来源:《农家科技》  作者:沈 慧

煤污病在花木及观赏乔灌木上发生极广泛,尤以温室和大棚内的花木发生更普遍。由于病株叶面布满黑色霉层,不仅影响花木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影响花木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提早落叶。

1.症状特点。该病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嫩枝和花。受害部位开始出现黑色疏松状小斑,尔后连成片,形成较坚硬的黑色霉层,不易脱落。表现这种特征的有山茶、茉莉、黄杨、蔷薇,白兰花、常春藤、海桐等花木。有的表现为枝、叶上发生黑色辐射状小霉斑,尔后加厚变硬,霉层易剥落,这类小霉斑常发生在桂花、茉莉、米兰、栀子、构骨、山茶上。还有一种则表现为初期散生霉点,连片后呈黑粉状霉层,这类常发生在倒挂金钟、连翘、蜀葵和向日葵上。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在受害叶和嫩枝上,布满黑色煤烟状的霉层。

2.发病规律。该病由多种煤污菌(真菌)包括小煤炱菌、煤炱菌及枝孢霉菌等侵染所致。这些病菌主要寄生在蚜虫、介壳虫等排泄的粪便和分泌物上。因此,花木发生这些虫害时,便为煤污菌提供了营养,是发病的直接原因。此外,荫蔽、湿度大、通风不良、透光条件差,均易发生此病。煤污菌寄主范围很广,除在症状特点中列举的花木外,常见的还有木槿、扶桑、牡丹、玉兰、石榴、夹竹桃、柑橘类、紫珠、忍冬、铁线莲、醉鱼草等;多种观赏植物。

3.防治方法。①药剂防虫。防治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害虫,是防治煤污病的根本措施。在花木的休眠期,可喷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菌源。适期喷施25%吡虫啉600~1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用48%毒死蜱600倍液防治蚜虫、介壳虫等。

②农业防治。栽植花木时,不可过密,适当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生长强壮,减少发病。温室栽培要通风透光,湿度不宜太大。

③摘叶冲洗。家庭养花,可采取摘除病叶或用清水冲洗叶面霉层的方法,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④药剂防病。该病发生初期,可喷代森锌500~800倍、灭菌丹400倍液防治。 发病严重时,可喷洒0.3波美度石硫合剂。

以上措施应有机配合,进行综合防治,可收到较好效果。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