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甘蔗的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2015-01-16 10:14:25  来源:《农家科技》  作者:杨晓云

一、需肥规律
甘蔗的生长期长,产量高,一般亩产蔗茎5~8吨,高产田可达10吨,整个生育期吸收养分多,是需肥量比较大的作物之一。据研究,每生长1000千克甘蔗需,从土壤中吸取氮(N)1.5~2千克,磷(P2O5)1~1.5千克,氧化钾(K2O)2~2.5千克,氧化钙(CaO)0.5~0.75千克。
甘蔗的一生分为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工艺成熟期。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8%、9%、4%;至分蘖期分别占16%、18%、14%;至伸长期分别占66%、68%、74%;至成熟期分别占10%、6%、8%。说明甘蔗生长前期要有充分的养分供应,以促进根系发育,早分蘖、多分蘖,提高甘蔗有效茎数。甘蔗生长中期(伸长期),甘蔗生长迅速,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表现出明显的吸肥高峰,此时营养供应要充足,否则会直接影响甘蔗产量。
二、施肥技术
1.施足底肥。底肥要以有机肥为主,与化肥配合使用,可为蔗芽迅速生发、根系伸长、分蘖早而壮创造良好条件。一般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千克,并配以通用型复合肥(15~15~15)20~30千克。施用时,春植蔗开种植沟,将有机肥施于沟底,再于沟两侧施入无机肥;冬植蔗将有机肥作盖种肥,之后加盖一层土。
2.早施提苗肥。甘蔗幼苗阶段需肥量少但需肥迫切,对氮的需求量大,钾、磷次之。早施提苗肥既促进蔗苗和根系的生长,又促进叶片生长,使叶面积不断扩大,提高光合作用,从而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如果施肥不足,会导致苗、蘖生长矮小,发育不良,即使以后补充肥料,也难以恢复,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苗肥建议使用高氮复合肥,当蔗苗长到3~4片叶时,每亩施复合肥8~10千克。施用时宜结合中耕培土直接穴施,或兑水穴施,在干旱时应兑水穴施。另外,要及时查缺补苗,使群体生长整齐。
3.稳施攻蘖肥。分蘖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果底肥和提苗肥比较充足,幼苗壮,可在分蘖盛期一次施完,施肥量宜少;如果底肥不足,提苗肥又不够,幼苗长势弱,应增加施肥量,并分两次施用。一次在分蘖初期,以促进分蘖,称攻蘖肥。一次在分蘖盛期施用,保证分蘖壮,称壮蘖肥。分蘖肥一般施用高氮高钾型复合肥,亩施8~15千克,和苗肥一样兑水穴施,同时培土高10~12厘米。
4.重施攻茎肥。攻茎肥是甘蔗增产的关键,必须重施,攻茎肥主要追施氮肥。一般在伸长初期和伸长盛期分两次施用,每次每亩施高氮复合肥15~20千克,并结合中耕大培土,以促进蔗根生长,加强吸收功能,增强抗倒力。如果前期磷钾不足,还应补施,使之既能达到最大的生长量,又不致于因氮肥过多而降低含糖量和产量。
5.补施壮尾肥。为促进和维持后期生长,利于养育地下部蔗芽,为翌年宿根打好基础,应补施一次壮尾肥。一般在成熟前二个月左右每亩用复合肥5~8千克。施用时间不宜过迟,用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延迟成熟和降低糖分,施后进行培土。
收获前1个月若出现脱肥现象,要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4两,尿素0.5千克兑水100千克混匀后喷雾。
三、施肥要点
1.追肥时一定要结合中耕培土,施肥覆土,防止肥料流失。
2.根据苗的长势情况,适当调整施肥量。
3.雨后追肥效果更好。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