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农产品腐损率过高 冷链物流“断”在哪

2015-01-04 16:59:59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作者:
农产品在流通环节腐损率偏高,影响农户、批发商和消费者等多方利益。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冷链物流,究竟“断”在哪?

近日,在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的玉米塘村,成片的山坡都是等着下地的青椒、红椒和番茄。该村玉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家兵却面露难色:提前采收上市,可避开三伏天,但躲不开山东、安徽菜的价格战;推迟1个月上市,又难免暑期运输腐损问题。“整个野三关镇年产高山蔬菜超过10万吨,可冷链货车不超过2辆。”杨家兵透露,合作社的高山蔬菜70%发往武汉,海拔从1300米跌至300米以下,气温和湿度骤变,会加速蔬菜腐烂。

据了解,冷链货车不受欢迎,主要是运费太高。载重10吨的敞篷货车从野三关到武汉一趟4500元,而冷链货车一趟至少要6000元,物流成本高于蔬菜腐损的损失。目前,湖北省的冷链货车主要为鲜肉、乳制品等行业服务,蔬菜产地物流缺乏平价冷链服务,不少新鲜蔬菜因运输问题“身价”大跌。


今年,司机徐某购置了一辆载重1.5吨的冷链货车,专跑城区配送。他介绍,现在高档餐厅对食材要求越来越高,更倾向于用冷链货车配送蔬果和肉类,年需求量增幅近20%,市场空间巨大。

湖北市场上有七成冷链货车都是个体经营的社会车辆,发货方和收货方无法实时监控车辆运行。因此,业内也有潜规则——途中关空调,因为冷链车制冷的压缩机由发动机驱动,每百公里比普通货车多耗5升柴油。“冷链‘不冷’,温度一高一低,将加速农产品的腐损。有人为因素,也有硬件缺陷。”白沙洲市场程方胜说。

湖北省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陶君成认为,冷链“不冷”,说明湖北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和监管,农产品生产与冷储、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的融合也不够,未能形成完整的冷链产业链。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