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今日头条
国内要闻
重庆要闻
乡村振兴
百家争鸣
均衡教育
民生实事
重庆科技报
科技政务
秀美重庆
乡村
频道首页
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
首页
>
乡村振兴
>
组织振兴
上市公司竞逐千亿大农资市场
2014-12-31 10:45:3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随着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之中。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需求和资本的双轮驱动下,孕育农资巨头的环境和市场土壤已渐趋成熟。自今年起,已经有多家农业或农资类上市公司开始尝试向大农资平台转型,其中,打造农资电
商、信息平台和整合农资上下游产业链成为了主要路径。
整合加速提升市场集中度
目前,我国农资市场的构成主要为种子、农药和化肥。
海通证券
研究报告显示,这三种农资产品在目前三大作物成本中占据绝对比重(55%)。种业方面,杂交水稻和玉米种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预计市场容量分别达到185亿元和276亿元,小麦种子市场容量135亿元;农化方面,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稳定增长,目前农药的市场容量约500亿元,化肥的市场容量约1000亿元,简单测算,这三种农资产品的市场容量近2000亿元。而上述三大农资产品目前均呈现行业低集中度的现状。因而未来以种子、农药、化肥为主体构建的农资平台就具有进一步壮大的可能。
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推进,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下,农村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数量将持续增长,预计这些种植主体对于农化服务的深度、广度等要求提高,对产品和服务一体化的需求提升。但目前各地农技部门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较为有限,大多数农资生产企业目前更多注重产品销售,而非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此外,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通向农村地区的“最后一公里”也在逐渐打通。分析人士指出,以往农资销售主要依赖于各级经销商以及农技站渠道,渠道成本高企,无形中增加农民使用农资的负担。而随着农村电商业务的发展,农资流通渠道有望得到简化、并趋向扁平化发展。
大农资竞逐方式各异
千亿市场规模诱惑之下,多家上市公司竞逐大农资板块。
大农资类上市公司涵盖多种所有制、多种行业的上市公司。各家企业根据所属行业和企业特点不同,“打法”各异。
农发种业
是由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控股的具有央企背景的企业。农发种业主要通过收购整合打通种业、农化产业链实现大农资板块的整合。2011年公司通过陆续收购和兼并种子企业在小麦、水稻等种子领域成为第一品牌。农化方面,今年9月公司收购河南颖泰进入农药领域。券商分析师指出,随着公司进入农化板块,将有望与现有种业板块、化肥板块共同发展、相互支撑、渠道共享,逐步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有望在扩大三块业务的规模同时提升三块业务的盈利能力。
而另外一些上市公司则选择了下沉建设基层渠道并积极触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2013 年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77亿,占比28.6%,农村网民的增速为13.5%,高于城镇网民增速的5.5个百分点,农村网民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的重要增长动力,其中2013 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84.6%。
券商分析报告指出,由于农资使用需要专业知识指导,且目前农资分销体系尚待完善,因此电商完全取代传统经销商的可能性并不大,农资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的商业模式不会被颠覆,但互联网信息处理、传递优势可在农资分销、服务效率提升上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化
工行
业复合肥、农药制剂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电商模式,
诺普信
增发项目将建O2O 平台,实现服务与分销的线上线下结合,而
辉丰股份
则营运农药电商平台农一网,进行农药电商的实践探索,
芭田股份
参股了专注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检测系统的金禾天成。
辉丰股份今年推出了农药电商农一网,农一网主要解决了县城到农村的交易与配送,它在县城设立工作站,然后向乡村建设植保信息服务站,通过从县城到村镇一级网点建设,农药厂商可以将产品配送至基层。据了解,自农一网11月1日上线以来,农药百强企业中已有超过50%的企业有合作计划,县域工作站原计划今年建设100所,目前已经大大超过原定目标。券商分析师指出,农药仓储和流通业务有望成为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同时预计2015年将有更多的农资公司投入到农资电商的实践中,2015年将有望成为农资电商元年。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颜劲
延伸阅读
重庆云阳:锻造基层铁军,赋能乡村振兴
2023年开年推进乡村振兴观察:山乡大地涌热潮
代表连线|凝聚力量 以“最大公约数”推进基层治理
看彭水基层干部怎样当好乡村“经纪人”
巫溪创新乡村社会治理议事协商机制 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发挥组织优势 让青年在乡村一线激扬青春
“包装式、一刀切式”落实有何表现?如何精准施治
专题推荐
网络中国节·七夕
创新重理工
2025全国两会
文化地标里的新重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