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家兔异食症如何防治

2014-12-23 09:55:00  来源:《农家科技》杂志  作者:邓方珍

1.食仔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营养缺乏。多发生于过早初配的母兔,因其所摄入营养不能满足妊娠和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蛋白质、钙、磷不足而发生食仔现象。防止方法是保证母兔的初配月龄应达7~8个月,不宜早于6月龄。 二是产后缺水。母兔产后往往倍感口渴,如得不到及时饮水,会产生食仔现象。防止方法是在产箱附近(不能放入产箱)置一水盆,使母兔跳出产箱即能饮到水。 三是受到外界惊吓。母兔产仔期间或产后几小时内,一旦受到外界惊吓,会使其神经功能发生紊乱,此时有可能出现食仔、咬仔、踏仔等现象。防止方法是必须保持母兔生产环境安静。 四是其他异味影响。如垫草发霉、鼠尿、人汗臭、香脂味等异味刺激,也会引起母兔食仔。防止方法是要选用新鲜垫草,饲养人员注意不要将异味强烈的东西带入圈内。?
2.食毛症。多发生在早春、深秋气候多变季节,以1~3月龄幼兔最为常见。食毛症分自食和互食两种。发生时常常一只食毛,全群仿效,甚至一群共食一只兔的被毛,以致食光其全身被毛,甚至撕裂皮肤,造成该兔死亡。防止方法是在日粮中添加0.5%~1%硫酸盐(硫酸钙或硫酸钠)和1%~2%动物性饲料。若已发生该症,则先要将食毛兔隔离饲养,再往饲料中添加1%~5%硫酸盐及0.5%~1%毛发粉,冬季还应添加多维素。?
3.食足症。主要由于家兔腿、足受伤,血液循环系统受到破坏,代谢产物蓄积受伤部位、刺激家兔痒痛而致。防止方法是兔笼底板要平整,不能带钉头、毛刺,底板宽度要适宜,尽量避免家兔腿、足受伤。另外,要及时防治兔皮炎、足癣。?
4.食土症。是由于日粮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而致。防止方法是日粮中应含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 生长兔每千克日粮中要求含钙1%、磷0.5%、食盐0.5%及铜、铁、锌、镁、碘等多种矿物质元素。?
5.食木症。由于家兔的门齿无齿根,能终生生长,家兔为保证适当的牙长,总是不停地磨损门齿,当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足或饲料硬度不够时,就会出现家兔啃木现象。防止方法是保证日粮中有一定量的粗纤维;也可在兔笼内放一些树枝或木块,以满足其需要。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