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斗门区农贸市场改造已完工30家,现代化超市型的农贸市场已延伸至珠海市村居地域。从今年10月开始,斗门区开始陆续在农贸市场设置便民服务岗,目前已覆盖12个农贸市场,目标是实现15个重点市场全覆盖。据介绍,便民服务岗可处理消费者对于商家的投诉,消费者若遇到缺斤短两、质量缺陷等问题,可现场得到妥善处理。
农贸市场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目前,斗门区农贸市场改造已完工30家,现代化超市型的农贸市场已延伸至珠海市村居地域,在硬环境改头换面的同时,诚信的软环境也在这些村居农贸市场中实现了质的变化与飞跃。
在近3年来的创文工作中,珠海把创文工作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使创建的过程真正成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过程;把农贸市场的改造视作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并取得明显成效。
设服务岗方便消费者维权
据介绍,今年以来,斗门工商部门结合全市创文工作,大力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已在辖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电信等经营网点建立起54个消费维权服务站。
从今年10月开始,斗门区开始陆续在农贸市场设置便民服务岗,目前已覆盖12个农贸市场,目标是实现15个重点市场全覆盖。据介绍,便民服务岗可处理消费者对于商家的投诉,消费者若遇到缺斤短两、质量缺陷等问题,可现场得到妥善处理。
此外,服务岗设置公秤,配备工商管理人员和协助市场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和管理农贸市场的经营秩序、卫生以及交易行为。
南门市场创建经营新模式
打造超市型的农贸市场,是斗门区农贸市场改造的目标之一。走进南门市场,宽窄适中的过道,干货、蔬菜、水产、肉食、熟食分区明确的摊位设置,敞亮、通风的环境,高效的排水系统,有如步入超市。而每一排相同类型食品的摊位上方,加挂价格指导牌,明确了摊位号、重量单位、品名、单价等指导性标注,方便群众消费。
据介绍,南门市场投资改造共计600万元,改造后占地1.6万平方米,拥有农产品商铺168间、摊位271个,大型超市1家。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超市+农贸”的综合市场格局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新模式。
落实“首责” 强化自律
为明确农贸市场各自职责,斗门落实了市场单位管理第一责任。
据介绍,为督促市场经营单位充分落实农贸市场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斗门工商部门首先设立约谈工作制度。自“创文”工作启动以来,斗门对存在问题突出及镇(街)政府所在地的重点农贸市场负责人约谈8次,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及今后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管理中需关注的问题,不断强化其第一责任人意识。与此同时,制定农贸市场创文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工商部门将履职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职责范围之外的问题及时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通报,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执法,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有效整治市场经营中的违法违章行为,发挥惩戒和震慑作用,促进和引导经营者规范经营。此外,斗门工商部门通过加强与市场开办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使其加强在农贸市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形成了打造全新农贸市场的局面。
据了解,斗门还将推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督促其在显眼位置摆放文明诚信服务的公开承诺书、公示市场管理人员、行业组长等方式,使市场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和市场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断提升其责任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