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冬季防止猪舍低温高湿的八大措施

2014-12-04 10:58:07  来源:《农家科技》杂志

冬季猪舍低温高湿是养猪的大忌,是冬季季生猪生产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因此,寒冷潮湿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要在切实做好防冻保暖工作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舍湿度。
1.创建高燥环境。猪舍要建在地势高燥,坐北朝南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排水、防风和保温。猪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表,同时要选用防潮材料,力求地面干燥不返潮,并经常疏通圈舍外四周的排水沟系,做到平时无积水,雨停水即干。
2.加强保温管理。猪舍低温是湿害的帮凶,极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猪舍如有贼风侵入,地面渍水结冻,不但猪容易冻伤,而且会引发疾病。因此,入冬前要及早维修好圈舍,堵塞洞口,防止冷风侵入。
3.做好通风换气。猪舍除潮防湿有效的方法是通风,即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带走舍内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另一方面排出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但冬季气温低,要注意解决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控制好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每秒0.1米-0.2米,并在通风前后及时做好增温工作,力求使通风期间的温度变幅小于5℃,且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4.及时清除粪尿。猪排泄粪尿是造成猪舍高湿和空气不良的重要原因,故应及时清扫猪粪尿水,确保栏干舍燥。最好让猪养成定时到舍外排便的习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舍内湿度。
5.喂暖料换垫草。冬季季要选择发干、发暖的饲料喂猪,喂完后让猪喝自动饮水器的水,这样也具有降低舍内和地面湿度的作用。同时注意勤换垫草,垫草吸水性强,容易吸收粪尿的水分和被粪尿污染。一般每两三天换一次干净垫草,通过更换垫草随时带走水分和污物,使垫草经常保持干燥、卫生,从而达到除湿保暖的目的。
6.降低饲养密度。猪密集饲养,有利于舍内保温,反过来,密度过大,又会增大舍内湿度。故入冬后要兼顾保温与降湿的关系,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头育肥猪冬季占栏舍0.8平方米。
7.辅助吸湿防潮。冬季季猪喜欢温暖干燥,惧怕阴冷潮湿。湿度过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猪易患下痢、肠炎、球虫病等。因此,要采取辅助措施,如经常使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及时吸附地面水分,吸收空气中臭气,杀灭细菌,抑制各种病菌的滋生。
8.早防胃肠疾病。由细菌、病毒引发的猪白痢、胃肠炎等也会加大地面的湿度和空气的污染。应抓住猪胃肠病的易感阶段,搞好早期用药预防,使其少发病或不发病,以控制因此而造成的地面潮湿和空气污染,优化圈舍小环境。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