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杜仲抚育管理技术很关键

2014-10-17 14:16:36  来源:《农家科技杂志》  作者:徐方刚

杜仲对土壤的耕作质量、水肥条件和光照条件的要求较高,反应十分敏感。皮、叶是主要的产品,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必须像经营高产农作物那样去精心经营杜仲,加强水肥管理,不断改善光照条件。还可结合杜仲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提高杜仲的产量和质量。
一、幼林抚育
1.中耕除草。定植后3~4年,每年都应进行中耕除草二次。根据杜仲的生长发育规律,4月左右为树高生长高峰期;5~7月为直径生长速生期,因此,第一次中耕除草时间应在4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应在5月或6月上旬进行。有条件的地区,分别在定植后第二年、第四年冬季对林地进行全面深翻一次,可同时采用埋青技术。肥沃土地上,密度较稀的林地,也可开挖树塘,即在树中心,按树冠的投影直径筑树塘,深挖时,切忌毁坏主根、侧根及须根。这对土壤粘重、板结的林地上杜仲幼树生长发育,效果特别明显。
2.科学追肥。追肥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用饼肥作追肥效果显著。在酸性土上施石灰和草木灰反应明显。化肥中的氮肥,每亩施尿素15~25千克,肥效反应较快。在山区、林区,建议使用有机肥,每亩用量可根据立地状况而定。一般把中耕除草、施用追肥和压青结合进行。
3.林粮间作。在没有郁闭的林地上实施林粮间作是以耕代抚,促进幼树生长发育的有效措施,同时增加了林地的经济收入。间作作物以豆科作物为主,亦可种植绿肥,避免种植高秆和藤蔓作物。林粮间作是以培育杜仲为目的,不能放弃杜仲而开展以农作物为主的经营。
二、成林抚育
1.深耕除草。应继续2~3年对林地深翻垦复一次,每年春夏,结合松土除草,进行追肥。
2.抚育间伐。对乔林、头林适时进行抚育间伐。抚育间伐是利用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稀疏规律而进行的。乔林作业第一次间伐林龄为10年左右,间伐对象主要是生长发育不好的雄株,间伐强度以保证雌株比例占85%,同时伐除病虫害木、枯立木和严重生长不良的被压木。第二次间伐时间在15~20年期进行,间伐对象主要是雌株中结实稀少和干形发育不良的弯曲木、枯立木和病虫害木,以便主伐时获得质量优良的药用皮、叶和木材。主伐时,立木密度每亩为80~100株。头木作业,一般只有8年生左右进行一次间伐,主要目的是改善林木的光照条件,以及伐除过多的雄株,保持立木密度每亩40~55株。其中,病虫害木、枯立木及生长发育不好的林木也必须清除。间伐时间宜在春、夏季节进行,清除伐桩,减少伐桩萌发新株。
3.采伐更新。根据经营目的和生长发育规律,乔林作业的工艺成熟龄为25年,此时进行主伐,可获得最大的药用树皮及叶的产量。从林分和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出发,亦可推迟到40~50年进行。头木林作业原则上是25年开始主伐,矮林作业每隔3年截干一次。乔林、头林作业应充分利用杜仲萌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根桩萌芽更新,伐根应保留20~30厘米高,严禁刨根、烧炼林地。主伐在冬季进行,第二年春即可萌发新株。1~2代以后,改用有性繁殖,要彻底清除根桩,用实生苗造林。矮林作业截干7~8次以后,即应重新整地,采用实生苗造林进行更新。这时宜在夏季采伐,秋、冬季整地,翌年春植苗造林。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