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又名藏红花,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以柱头及花柱供药用,具有通经活血、健胃镇静、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难产、产后恶露等疾病,对跌打损伤、心血管等疾病也有疗效,现介绍一下西红花栽培管理中的措施及方法。
1、整地施肥。选择平坦向阳的土地,于秋季8—9月份深耕25—35cm,施农家肥3000—4000kg,过磷酸钙50kg。要求整地时土地要充分细碎疏松。平整后按1.5m作畦,畦宽1.2m,沟宽0.3m。中间做成凹背状,宜球茎生长,长度因地形而定。
2、栽培方法
⑴多年连续种法。当地上部叶枯萎时,行间翻耕、施肥。连续栽种5—6年,长的可12年再起土。第二年产量最低,300—400g左右。以后产量逐年提高,到第三、四年亩产可达1kg以上。
⑵二年生种法。一般在8月底或9月上旬开始下种,以9月上旬为下种适应期,最迟不得超过9月底。球茎经过挑选一般分为大、中、小号三类。按球茎大、中、小分别种植深度4—10cm,株距7—17cm,行距13—20cm播种,将球茎放入沟内。主芽向上轻压入土。
⑶室内开花露地增距法。我国多数地区采用此法。把开花的球茎排放在室内待开花。其优点是:花柱产量高,质量好,能除尽侧芽,防虫病,采摘方便,省工省力,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季节推迟,是营养生长期缩短,大球茎比例明显上升。室内开花球茎应按球茎大小分档排放在室内通风,无直射光,无鼠害的架上。架一般8—10层为好,间隔30—35cm。待采完后随时移栽往大田,按每亩2—2.5万株的密度播种。
3、除尽侧芽增大球茎。西红花是无性繁殖,球茎四周与底部有许多侧芽,而每个侧芽又能形成一个子球茎。芽多则子球茎多,但个体小产量低。为了使养料集中供给主芽,使主芽形成的主球茎大,必须除尽侧芽,一般留2—5个芽为好。
4、科学施肥
⑴冬肥。西红花栽后不久,可在畦内铺腐烂肥每亩2000kg,人粪尿每亩500kg。然后挖起沟内少量泥土覆在肥上,既可保肥防冻,又可增加土温和湿度。
⑵追肥次数。视苗的长势和土壤肥料而定。每一次在植株生长期(2月中旬),每亩施尿素10kg。3月下旬用0.2%硝酸二氢钾进行根外施肥,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效果较好。
⑶应用植物生长激素。西红花植株生长期及球茎休眠期,用一定浓度的霉素喷或浸种,对花产量有明显的提高,植株生长期喷质量分数为100×10-6单位霉素液,可使叶色浓绿、增宽,有利于光合作用下产生养料供新球茎增大。球茎休眠期(6月中下旬)选大小一致的球茎,用质量分数为100×10-6单位霉素液浸24h后捞出晾干,可使开花增多,增产10%—30%。此外,西红花生长中后期用质量分数为0.5×10-6单位的三十烷醇喷施叶片,隔10天1次,连喷2次,对增大球茎有明显效果。
5、田间管理
⑴及时浇水。
⑵松土除草。春天气温回升,西红花叶生长旺盛,地下球茎膨大迅速,此时杂草生长也快,影响西红花生长,应及时除掉杂草。
6、病虫害防治
⑴病害。有由真菌中的一种镰刀菌引起的病害,症状是叶片黄,球茎腐烂,留下空壳。一般在土壤过黏重,排水不良,地下虫害较重的情况下发生。防治方法是雨后及时排水,防止腐烂,播种时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施石灰100kg或五氯硝基苯1.5kg,并浅翻一次。生长期多用菌灵1000倍或托布津1000倍溶液浇注,加强防治地下害虫。
⑵虫害。蚜虫,在发生时可用敌敌畏15000倍剂进行喷洒害虫。在土壤潮湿时腐烂球茎中有虫害,可用20%的三氧矾1000倍液喷洒防治。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