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葡萄白腐瘸的发生及防治

2017-12-21 10:10:02  来源:种植问答网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我县的五盘村已发展成葡萄栽培专业村,每年白腐病给葡萄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笔者通过实践调查研究,总结了实践经验,现把此病的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葡萄白腐病又叫水烂,烂穗病,是葡萄生长后期经常发生的果实病害,遇多雨年份常流行成灾,一般年景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一、症状:

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粒、穗轴、枝蔓,也可危害叶片。果粒发病是先从果梗开始,初期为水渍状浅褐色不规则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基部变浅褐色,果肉软腐,以后果粒变黄褐色腐烂。发病7天以后变深褐色,皮上密生灰白色小粒点(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烂果的果梗和穗轴缢缩,软腐,此时可造成大量落果。病果失水迅速时则可变成僵果,挂在蔓上不易脱落。新蔓上发病,一般是由伤口处发生病斑,病斑初期边缘深褐色,内部水渍状,病斑沿枝蔓向两端扩展,并同时凹陷,表面密生灰白色粒点。当病斑扩展绕蔓一周时,先端黄萎,枯死,后期病蔓皮层开裂呈丝状。维管束及表皮与木质分离。叶片发病是由叶尖端或叶缘开始,病斑黄褐色水渍状,稍凹陷,呈同心轮纹状向外扩展,后期在病斑上和叶脉上产生灰白色。最后病斑干枯破裂。

二、发病规律:

葡萄白腐病菌主要是随病残体在土壤表面和表土层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腐生1―2年。在土壤中以病果病菌最多,5~m以上表土病菌最多。病菌越冬后产生分生孢子,主要靠雨水反溅传播到近地面葡萄植株幼嫩部位,当初发病部位再产生分生孢子后,则借风雨传播,在园内进行不断再侵染。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所以一切造成伤口的因素,如大风雨、冰雹、裂果等均易导致病害暴发?。在环境条件适宜条件下,白腐病菌潜育期最短为4天,最长为8天,一般是5―6天,由于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所以是一种流行性病害。葡萄白腐病发病轻重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是天气高温高湿有利白腐病分生孢子萌发侵人。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32'E,相对湿度95%以上,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因此,葡萄临近着色期天气阴雨连绵,有利于白腐病发生。其次葡萄果实组织成熟度与发病有密切关系。病菌分生孢子在清水和青果汁中均不能萌发,在糖液中和成熟的果汁中易萌发。当葡萄组织幼嫩,表面凝水中糖类物质少,愈伤能力强,病菌不易侵染。当葡萄组织越接近老熟,表面凝水中糖类物质增多,愈伤能力衰退时,病菌则易侵染。所以在自然条件下,葡萄白腐病不能在幼果上发生,而只能在果实着色至近成熟期发生,越近成熟期,受害越严重。另外果穗距地面越近发病早,并受害严重。河北省葡萄白腐病一般从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发病盛期。

三、综合防治措施:防治葡萄白腐病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1、做好人工防治:首先彻底清除菌源,生长期及时摘除病果,剪除病枝蔓,秋后蔓下架时,清除病残体,拾净病落果,刮除粗皮,集中烧毁。其次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结果部位,距地面40―50em处,不留果穗,以便减少病菌的侵染机会。及时摘心剪副梢,保证架上通风透光良好,环境干燥。架下及时锄草、松土。葡萄落花后,地面可覆盖地膜,可以阻止白腐病病菌分生孢子传播,并起保墒、除草的作用。

2、搞好药剂防治:地面撒药:对重病果园,在病害开始前进行地面撒药灭菌。常用药为:福美双一份,硫黄粉一份,石灰二份,混合均匀,撤在葡萄架下的地面上,每667m2用量1―2kg,也可在地面上喷布200倍灭菌丹药液,还可喷波美1度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酚钠混合液。

喷药保护:当葡萄开花前7天和开花后7天各喷一次1:1:200―240波尔多液,保护幼穗防止初浸染。于白腐病始发期喷第1次药,以后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共喷3―4次,直到采收前10天停止喷药,防治白腐病药剂种类很多,每次喷药注意更换,不可单一用药,以便提高防治效果。药剂有: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粉锈宁1200―1500倍液,25%瑞毒霉800倍液,为提高药效药液中可加0.03%一0.05%水胶。注意大风雨、冰雹过后,务必喷一次杀菌剂,防止孢子从新伤口侵入危害,避免此病害流行。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