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科学施肥技术之一,而测土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的养分测定,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提出科学的施肥配方,不仅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降低生产成本,还是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现将化验中土壤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测定,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说明如下:
1 土壤中水解(碱解)氮的测定
1.1 在扩散皿内室加入2ml的
这说明扩散皿洗涤不干净,内室有碱的残余存在。首先用肉眼观察扩散皿是否干净,扩散皿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洁干净,先用小刷子去除残余物质后,用自来水冲洗多遍,然后浸泡在清洁剂或稀盐酸中多时,捞出先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3遍,晾干或放在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备用。
对于内室的废液。可用尖嘴吸管(或注射器)吸干内室废弃,
再小心注入纯水冲洗3遍,吸干废液,最后用干净的滤纸擦干内室,重新操作内室过程;也可以将扩散皿外室的土样和内室废液一同倒掉,重新按规范要求洗刷扩散皿,先用自来水冲洗多遍后放入稀盐酸中浸泡,再按一般玻璃器皿洗涤方法洗涤。清洁后再重新操作外室和填加内室,此操作过程规范但相当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1.2 取出在
1.3 碱解氮的测定结果偏高问题
2 土壤有效(速效)磷的测定
2.1 温度影响。致使测定结果不稳定(偏高或偏低)。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无论是浸提过程还是显色过程都受当时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测定结果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一般要求在室温20∽
2.2 振荡时间。30±1min是本操作中的标准振荡时间,若掌握不够准确,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
振荡时间掌握不够准确,由于粗心造成振荡时间过长或不够,都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振荡时间越长,浸提出来的养分愈高,测定结果越高,反之,测定结果越低,因为固相磷的溶解作用和交换作用都与作用时间有关。所以振荡时间必须严格准确、规范,误差不超过±1min,严格控制到30±1min范围内,时间不能太长,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结果。振荡的转速过快过慢也影响测定结果,以180转/分钟的振荡频率为适宜。
2.3 土水比例。测定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并严格规定土水比例为1:20,保证不了足够量的土水比例对测定结果会造成很大差异。
浸提过程中磷的再固定是一个重要因素,增大土水比例,不仅能增加磷的溶解,而且能减少磷的固定,因此土水比例不同,测出的结果相差很大。因此要求振荡30分钟后,必须马上用无磷滤纸过滤于三角瓶中,这样可以保证足够量的水土比例一致,完全可以控制在要求的1:20的土水比例范围内,对测定结果影响才会减小。
3 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
3.1 测定结果钾含量偏高。
3.2 火焰光度计仪器的使用不规范,测定结果不准确。
要想达到测定结果准确,土样的采集、制备、称量必须合乎规范,试剂的配制一定要标准、填加的量要准确,每个操作环节都要规范化,千方百计的减少误差。同时要求化验人员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要有责任心、耐心、细心、小心,平行样品间的差异就会减小,达到准确测定的目的。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