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态特征
大麦虫, 又称超级麦皮虫或超级面包虫, 原产于南非及中非,近年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老熟幼虫最大体长
二、生活习性
大麦虫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从卵→幼虫→蛹→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
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次。幼虫30日龄体时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
成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喜在夜间活动,爬行迅速,不喜飞行,羽化后7天开始交配产卵。
大麦虫幼虫每公斤约700—800条,雌雄比例6:4,可产卵雌虫有400条左右,每个雌虫产卵以最少300粒计算,经半年饲养可产幼虫120000条折合
三、养殖设备
大麦虫主要的设备是网筛和饲养容具。
网筛盒:供成虫产卵用,又是分离虫卵、虫体及饵料的工具。可用木盒框装上纱网,网孔
容具:有柜、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最大为
四、养殖技术
饲养大麦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18—
成虫的饲养: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会有连续长达50天的时间产卵,直至死亡。先在饲养筐中底部放一个特制的筛子(筛子采用3目不锈铁丝制作,面积与筐底相等,主要的作用是快速分离成虫和卵块),在筛子上洒上成虫的食物,成虫产卵6—7天后,将下面的筛子提起,轻筛一下,虫卵和麦麸等就全部掉下去,筛子上面剩下的就全是成虫,马上将筛子连同成虫放入另外一个养殖筐中,加入成虫的饲料继续给成虫产卵(成虫就是产卵在饲料中的),如此周而复始;一周后孵出幼虫,把小大麦虫倒在盛有麦麸的饲养容具中饲养。也可将成虫放在一张白纸上,撒些糠麸在纸上,任成虫产卵,每隔2—3天换纸1次,成活率一般有90%以上。这种操作方法大约7—10天应给成虫换料1次,换下的料中可能有卵料,不要马上倒除,集中放好,待卵块孵化出来后采用饲料引诱的方式集中收集到另外的饲养框中饲养。
每次取卵后要适当地给成虫添加青料和精料,及时清理废料或蛹皮。饲料配方饲喂方法见后面介绍。成虫喜欢晚间活动,所以晚上多喂,青料可直接投放在饲养容具中,让大麦虫自由采食。
夏季气温高,幼虫生长较快,蜕皮多,要多喂青料,供给充足的水分,可喂些菜叶、瓜果等。气温高时多喂,气温低时少喂。幼虫初期,精料少喂,蜕皮时少喂或不喂,蜕皮后随着虫体长大而增加饲喂量。也可把精料用水拌成小团,切成小块放在网筛上让其自由摄食。一天的投铒量以晚上箱内饲料吃光为限。在幼虫饲养期投料要注意精、青料搭配,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
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对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有的老龄幼虫在化蛹期以后,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一致。
幼虫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大小不一的现象,按大小分箱饲养,一箱可养幼虫3000—4000只,老龄幼虫2000—3000只。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密度及时分箱饲养,降低饲养密度,因为密度过高就会引起大麦虫的相互残杀。
当幼虫化蛹时多投青料,有利于化蛹及蛹后的羽化。每天要及时把蛹拣到另一盒里,再撒上一层精料,以不盖过蛹体为宜,避免幼虫蛟伤蛹,保持温度和气体交换。
五、饲料配方
1、幼虫的饲料配方:麦麸
35%,中猪全价饲料(或大鸭全价饲料)35%,豆饼10%,发酵后的统糠或秸秆20%,另外添加饲用复合维生素
2、成虫的配方:麦麸50%,鱼粉4%,中猪全价饲料(或大鸭全价饲料)15%,发酵的秸秆或统糠26%,食糖4%,混合盐1%。另外添加饲用复合维生素
以上2种饲料配方的加工方法为:将各种成分拌匀,直接拌和即可饲喂,大麦虫很爱吃,拌完的料要马上饲喂完;也可以添加适量的水搓成团,压成小饼状,晾晒后即可使用。
以上饲料我们称它为精饲料,饲养的大麦虫除了需要精饲料外,还需要大量的青饲料,瓜果皮、蔬菜叶等,我们除了这些青饲料外,更多的是喂给黑麦草和皇竹草,皇竹草最好是简单打碎后饲喂。
精饲料和青饲料一般各自占的比例为1:2左右。饲养
六、经济价值
大麦虫体形较大, 体壁甲壳质所占比例较小, 利于饲喂动物的消化, 完全可以替代蟋蟀或与蟋蟀、蝗虫结合利用, 尤其对于体形较大的捕食性动物、蜥蜴、两栖爬行类更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和饲料的成本的降低,大麦虫目前的饲养成本可以基本与黄粉虫相当,由于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左右,替代黄粉虫作为名贵水产和动物饲料,相信在将来的几年内即可实现。
七、发展前景
由于大麦虫生产养殖技术还不十分成熟, 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产量, 而市场需求急剧增加, 尤其是近年以金龙鱼、银龙鱼为代表的名贵大型捕食性观赏鱼的迅速发展, 大麦虫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饲料昆虫。大麦虫的幼虫含粗蛋白质51%,脂肪含量29%,还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它可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用于饲养蛙、鳖、蝎子、蜈蚣、蛇、优质鱼、观赏鸟、药用兽、珍贵毛皮动物和稀有畜禽等,以及一些肉食性名贵水产的需要,亟需大麦虫这类个体较大的活体饵料进入市场。活体饵料种类的多元化和产量的提升, 是促进各类特种养殖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相信不久就会慢慢地取代目前黄粉虫养殖的大部分市场。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