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控制用量,力求施用均匀。作物需要微量元素的数量很少,许多微量元素从缺乏到适量的浓度范围很窄。因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时,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用量,防止浓度过大;另一方面施用时要注意重点部位,如茎、叶等,并均匀喷于叶片正反面,防止漏喷。此外,也可将微肥按其施用量均匀拌入有机肥料中作底肥施用,效果同样显而易见。
二、针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状况施用。在不同类型,不同质地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及含量不同,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效果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北方的石灰性土壤铁、锌、锰、铜、硼的有效性低,易出现缺乏;而南方的酸性土壤钼的有效性低。因此施用微肥时应针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状况合理施用。
三、针对各种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反应选择施用。各种作物对不同的微量元素有不同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需要量也不同,施用效果有明显差异。需硼较多的作物有大白菜、萝卜、向日葵、豆科作物、油菜、甘蓝和烟草等;需锰较多的作物有马铃薯、大豆、甘薯、洋葱、菠菜、莴苣等;需锌较多的有玉米、水稻、大豆、番茄、柑橘、桃等;需钼较多的是豆科作物和十字花科作物;缺铁则多发生在梨、桃等多年生果树上。所以,要针对不同作物对不同微量元素的敏感程度和肥效,合理选择和施用。
四、注意改善土壤环境。土壤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往往是由于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的酸碱性是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首要因素,其次还有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等因素。为彻底解决微量元素缺乏问题,在补充微量元素养分的同时,要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如酸性十壤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或施用适量石灰等措施调节土壤酸碱性,改善土壤微量元素营养状况。
五、要配合增施有机肥料。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料能大大提高施用微肥的效果,因为增施有机肥料既能增加土壤的有机酸,使微量元素呈可利用状态,同时又在微肥过量时,能缓解微肥毒性。况且有机肥本身就含有数量较多、种类齐全的微量元素。在微肥缺乏地区尤要注意加大有机肥料的施用量。
六、要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虽然微量元素和氮、磷、钾三要素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营养元素,但在农业生产中还是应首先满足作物对大量元素的需要,只有在施足大量元素的基础上,微量元素的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忽视了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一味依靠微肥发挥作用是不科学的。
(本文由农家科技杂志社独家提供)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