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防治农作物药害有办法

2014-07-14 11:19:58  作者:《农家科技》编

1、残留型药害。这种药害的特点是施药后,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对下茬油菜、豆类等作物产生药害。这种药害多在下茬作物种子发芽阶段出现,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这种药害较难诊断。可采用了解前茬作物的栽培管理情况、农药使用情况、土壤测试等措施诊断,防止误诊造成损失。

2、慢性型药害。这种药害施药后症状不立即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潜伏性,使作物生长受阻,果实风味变差。此药害很难诊断,易和其他生理性病害混淆。诊断时,可采用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施药种类、数量、面积和植株对照的方法。

3、急性型药害。这种药害具有发生快、症状明显的特点,一般在施药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就可出现症状,一般表现为作物叶片出现斑点、穿孔、黄化等。根部受害表现为根部短粗肥大,根毛稀少,根皮变黄或变厚、发脆、腐烂等。种子受害表现为不能发芽或发芽缓慢。植株受害表现为落花、落蕾,果实畸形。这种药害多是由于过量使用农药或使用农药进行种子处理不当所致。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