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一朵蘑菇 四种卖法

2013-12-31 14:41:0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高端珍稀蘑菇,售价高,市场需求相对较小。如何避免销售难?重庆土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板许云华开动脑筋,让一朵蘑菇有四种卖法。

巧妙创意加上自动化种植,今年他的产值较去年翻了一番,实现收入1.8亿元。

价高时批发卖鲜菇

许云华说,茶树菇、白灵菇、秀珍菇、杏鲍菇等高档品种“娇贵”得很,如果采用人工管理,仅温湿度调节一项工作就需要大量人手,成本很高。

在江津移动公司等帮助下,他在蘑菇大棚“车间”配备了一整套电脑控制系统,可以随时调节里面的生长环境。此外,蘑菇基地还配备了操作间、接菌室、育菌库等,从配料到发酵再到培育,所有工序由机器操作,省心省力。

目前,许云华有10间茶树菇、杏鲍菇出菇房,每间放了7000多袋菌包,每天能摘2000多斤鲜菇。问起利润,许云华笑着说:“这是个秘密!但这些技术让我在蘑菇价高时能保证批发供应,稳住了市场。”

办工厂加工小食品

但珍稀食用菌的鲜销需求量很不稳定,每天产出这么多,万一卖不完怎么办?

许云华的办法是,投资10多万元,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加工蘑菇小食品。同时,他注册“雾都”牌商标,开发出30多个品种,鲜蘑菇摇身一变成为小食品,利润比鲜销高了50%以上。

“每吨至少多赚20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他说。

做盆景好养又好吃

最近,江津城区出现了一种“迷你型”蘑菇盆栽,漂亮的花盆里放入菌丝,并填充了足量的稻草、木屑等菌料,买回家养段时间就能见到白灵菇、茶树菇、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一天天长大。

这正是许云华的第三种卖菇方法。

“蘑菇盆景管理起来很简单。”许云华说,就像浇花一样,两三天浇一次水,保持盆里的湿度,蘑菇就会自动从盆里长出来,“种出来的蘑菇不仅吃起来放心,人们还可以享受到从种植到收获的快乐。”许云华告诉笔者,由于菌料中的营养成分全被菌丝所吸收,这样栽培出来的蘑菇非常鲜美,而且产量还挺高,因此很受市民欢迎,每批的销售量都不错。

开农家乐全菇宴揽客

“这里的蘑菇宴,有特色,很鲜美……”日前,在江津区慈云镇凉河村土母天然农家乐里,400多名城里来的客人品尝着鲜香可口的全菇宴,赞不绝口。

“蘑菇富含高纤维,几乎没有热量,这里山清水秀,交通便捷,农产品富硒,再加上我们江津拥有‘中国长寿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很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许云华介绍说,今年他们在基地开设农家乐,引来山泉,扩建水塘,利用种植蘑菇后的废弃料种植无公害蔬菜、糯稻,吸引城里人来此自己采摘蘑菇、垂钓游玩。“特别是纯天然的全菇宴,很受市民喜欢。据统计,农家乐今年开业以来,已累计接待顾客6万多人次。


沂南县“六步走”打造富农金字招牌

中国农业新闻网

“合作社的小米自从闯出了‘孙祖小米’这个‘金字招牌’,市场反响就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咱依托已经开设的120多家‘孙祖小米’专卖店,加上网上预订、组织团购等新型营销方式,合作社产的所有小米,全部实现了精品包装销售,平均售价一斤突破了20元。”在山东省沂南县的“孙祖小米”专卖店,孙祖小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乃祥告诉记者。

“‘孙祖小米’的成功,证明农产品营销已经进入了品牌营销时代,品牌就是竞争力。”沂南县县委副书记吴昌力说,“对此,沂南自2009年起着力推进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通过统一制定规划、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主体、建设农业园区、推广标准化种植和争创高端品牌‘六步走’,打造了一个个富农金字招牌。”

沂南县农业局局长庄乾德介绍:“立足区域特点,突出地方优势,制定科学规划,才能保障优质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沂南投资80多万元,聘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机构编制了《沂南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依托沂、汶、蒙、滨河的现代农业示范长廊,打造优质粮油、有机蔬菜、环保养殖、生态林果、高效烤烟和现代渔业六大主导产业,重点扶持8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培植壮大100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起“一廊一区连八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实现规模化种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可以为推广标准化、科技化种植提供便利条件,为生产优质农产品提供保障。”庄乾德说,“沂南一是推进了土地流转,二是积极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据介绍,沂南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在各乡镇建设了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在村级设立了土地流转信息员,搭建了土地流转平台;建立了“沂南市土地流转信息查询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了土地流转信息查询和共享;统一印制了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探索了转让、出租、互换、转包和入股等土地流转方式。目前,沂南已流转土地17.3万亩,占全部土地面积的19.1%。

沂南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引导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鼓励和发动新型经营主体,领建或参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为此,沂南制定出台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提升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水平,扩大“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意见》等文件,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引导资金100万元,坚持政府扶持、项目推动、整合资金、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先后争取涉农资金2.2亿元,整合项目资金4.6亿元,吸纳社会资金5.6亿元。

目前,沂南已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7家,其中市级以上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63家,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近200户。在新型主体的推动下,已建成金锣牧业青驼养殖基地、临沂现代渔业产业园、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等23个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以及218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强化科技支撑,推行标准化种植,是确保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关键。“沂南依托临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与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天津德瑞特公司合作建设了1.5万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中心,年育种苗能力达到6000万株;以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落实为主线,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所有农产品基地全部使用了规范的《沂南县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档案记录本》,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监督,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沂南黄瓜’等蔬菜联盟标准,制定完善了22项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广农产品生产标准100余项,应用绿色生物防控技术20余项。”沂南县农技中心主任杨学东介绍。

酒好也怕巷子深,好产品还需好名声。沂南先后兑付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创建奖励资金465万元,“以奖代补”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同时,对“双堠西瓜”、“绿蒙山油桃”、“泉润食品”等30个优质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通过举办全国“黄瓜年会”、“双堠西瓜大奖赛”、“冰枣采摘节”等活动,加大优质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力度。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