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疫病
早疫病又称轮纹病,除为害番茄外,茄子、马铃薯等植物均可受害。病叶初期产生深褐色或黑色的圆形斑点,扩大后成黑褐色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大斑,病斑中央生暗色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茎和果实上的病斑近圆形,黑褐色,上生黑色绒毛状霉并有同心轮纹。一般多从菜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严重时,菜株下部叶片完全枯死,使果实外露,容易引起日烧病。
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斑上的黑霉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菌在遗留土中的病株残体上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主受借风、雨传播,由菜株的气孔、表皮或伤口侵入,而引起发病。种子也可带菌传染,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45℃,最适温度为26~28℃。高温、多湿的天气及菜株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①实行深沟高厢栽培,作好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②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或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选用早熟种,早收获可减少病害发生。③药剂防治。保护地番茄可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隔9天1次,连续防治3~4次。露地栽培番茄在发病前开始喷洒大生M-45(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根据发病情况,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④及时清除病株,烧毁或深埋,减少传播。
二、晚疫病
晚疫病是番茄主要病害之一,除为害番茄外,还可侵害马铃薯、茄子等。此病主要为害叶和果实,也能侵害茎部。叶片上多从叶尖端或边缘开始出现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水渍状大病斑,逐渐变褐色,潮湿时病斑的边缘和健叶交界处长有白色霉。果实上病斑不规则呈云状,边缘模糊。潮湿时,上面长有少量白霉。茎上病斑暗褐色,稍凹陷,边缘白霉较显著。本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病斑上的白霉就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初次侵染源来自田间马铃薯病株。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深沟高厢,定植不宜过密,早搭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整枝打杈,注意通风透光。浇水时,不宜大水漫灌。②加强测报,及时消灭中心病株。③发现病株应立即摘除病叶、病果,并对周围的植株喷药封锁,防止病害蔓延,以后根据病情采取重点或全园喷药防治,可轮流使用1:0.5:200倍波尔多液、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防治,遇雨补喷。每7~10天一次,连续喷药3~4次。
三、青枯病
此病是我国南方茄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植株长到33厘米多高以后才开始发病,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以后下部叶片枯萎。病株最初白天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如果土壤干燥,气温高,二三天后病株即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色泽稍淡,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病茎下端,往往表皮粗糙不平,常发生大而且长短不一的不定根,病茎木质部褐色,用手挤压,有乳白色的黏液渗出,这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本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能在土中腐生6~7年。越冬的病菌从菜株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而向上蔓延,破坏植株的输导组织,使茎、叶得不到水分的供应而突然萎蔫,此病以5月中、下旬至6月发生最重。
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一般发病地实行3年的轮作,重病地实行4~5年的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最好。②加强栽培管理,发现病株立即拔除深埋,病穴撒施石灰粉。③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试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300单位灌根。每10天1次,连灌3~4次。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