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特菜棱角瓜的栽培技术

2013-07-12 10:45:41  作者:SystemMaster

棱角瓜,别名小果角瓜、小西葫芦,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它的主要食用部分为嫩瓜或老瓜。嫩瓜用于炒制、作馅,老瓜用于煮食、蒸食或煲汤。此外,它的叶柄、嫩梢、花瓣和种子也可食用。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棱角瓜喜欢温暖气候,但是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具一定的抗低温、耐高温的能力。种子12开始萌发,最适的发芽温度2530。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1825,超过35呼吸作用加强,生长发育受阻,授粉受精不良,容易引起化瓜现象。低于15不能正常开花、授粉、受精,子房发育受阻。若低于10,则同化作用受到抑制,生长近乎停滞。因此,为了保证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使果实正常膨大而获得高产,在生产上一定要注意安排好棱角瓜的栽培季节。

2、光照。需要较强的光照,但也可耐一定程度的弱光。适合棱角瓜生长发育的光照度1040千勒克斯。从光周期与发育关系上看,短日照有利于雌花形成,长日照有利于雄花形成。因此,一般在春季育苗比在秋季育苗第1雌花节位低,全株雌花率高。生产上大多在冬春进行育苗,夏秋收获。

3、湿度。喜湿,适宜棱角瓜生长发育的空气湿度为80%左右。不耐旱,若湿度小于50%,则叶片难于充分长大。特别是在高温、干旱条件下,还容易成遭受蚜虫的为害,发生和蔓延病毒病。如果空气湿度过大,植株易发生白粉病。因此,栽培上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和病害防治。

4、土壤和矿质营养。喜肥。栽培地要求需富含有机质和良好的通气、透水性。一般以沙壤土、壤土栽培为宜。适合棱角瓜栽培土壤pH6.57.0

二、生长发育

棱角瓜的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共四个阶段。

1、发芽期。从种子开始萌动到子叶展平、第1片真叶露心为棱角瓜的发芽期。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这一时期为57天。

种子萌发应给予较高的温湿度和充足的氧气。温度应保持2530、湿度100%。破土后,白天应给予1012小时左右较强的光照、2325的高温和80%90%的空气湿度,同时,夜间逐渐降温至1113,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秧苗素质。

2、幼苗期。从子叶展平、第1片真叶露心到第5片真叶展开为止。历时2530天左右。在幼苗期要特别注意温、光、肥、水的管理。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保持光照时间10小时,最低夜温1112,温差1015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第1雌花节位低、雌花节率高的高产优质壮苗。

3、开花期。5叶片展开至第1雌花开放,并坐果为止。持续时间30天左右。在这一时期,植株开始旺盛生长,花芽分化仍不断进行。栽培上应注意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既要创造条件,增强根系对肥水的吸收,扩大功能叶面积,又要防止徒长,以确保以后分化出的雌花质量好、数量多,植株坐果率高。从开花期开始,要增加磷钾肥的供给。

4、结果期。从第1果坐住到拉秧为止。结果期的长短决定于栽培所使用的品种、栽培区域和栽培方式。此期变化范围60100天不等。

棱角瓜授粉后子房膨大很快。一般授粉后710天就可以采收嫩果。在结果期,棱角瓜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因此,在这一时期要充分满足作物对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水分、肥料的要求,防治早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嫩瓜要及时收获。夏季,高温、多雨常会使棱角瓜授粉不良或营养积累不足而导致化瓜现象的发生,对此,生产上要尤其注意栽培季节的安排,以及栽培环境的控制。

三、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棱角瓜在全国各地均适合春种。台湾、海南及广东湛江中南部地区可在冬季栽培。如进行保护地栽培,则在华南、西南乃至华北还可以进行秋种或冬春栽培。

2、育苗。采用纸筒或营养钵育苗。种子预先在2830下浸种810小时,而后在2528下催芽。催芽过程中保持催芽袋湿润,每天换水12次。2天后,当有50%以上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于预先准备好的播种盘或播种床上。条播。行距34厘米。要求底土厚度至少5厘米。打透底水。覆盖药土1厘米厚,然后再覆盖地膜或小拱棚,保温保湿。幼苗破土后,撤去覆盖物,适当降温,特别是夜温。温度白天保持2325,夜间降至1113,以防徒长。子叶展平后,移苗至育苗钵(10厘米×10厘米)中。

苗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光照时间保持10小时左右,短日照有利于雌花分化。温度采用变温管理。即晴天白天保持2328,夜间降至1112;阴天白天保持2023,夜间可降至1011,昼夜温差1015。定植前710天,以温度控制为中心,配合控水管理,进行秧苗锻炼。以便使秧苗能迅速适应露地环境条件。为了促使植株花芽向雌性转化增加雌花数,在2叶期、4叶期,还可以用浓度为50150毫克/升的乙烯利进行喷叶处理。注意,乙烯利有抑制植株节间伸长的作用,乙烯利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一般苗龄2535天。标准壮苗的外观是:株高1318厘米,茎粗壮。子叶肥厚、平展。功能真叶34片,夜色浓绿。根系发达。全株无病虫害。

3、整地、做畦与定值。秋翻地,同时施足基肥。次年春季再进行细整地。栽培采用畦作或垄作。若采用露地畦作,则畦距4050厘米,畦高2030厘米,畦宽120150厘米,株距80100厘米,每畦2行。若采用垄作,则垄距7080厘米,株距100120厘米。

当地终霜过后,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定植,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小拱棚覆盖栽培或小拱棚加地膜覆盖,这样可提前定值1015天。

4、施肥灌水。定植前在整地的同时,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5千克/㎡,磷酸二氢铵30/㎡,过磷酸钙50/㎡。棱角瓜缓苗后,结合追肥浇1次催秧水,开花结果期加大给水供肥量。一般生育期内共追肥3次。第1次在缓苗后,第2次在盛花期,第3次在盛果期。可以追施稀粪(1:810)或者化肥(克/㎡):尿素10,过磷酸钙3040,硫酸钾1520

5、中耕除草。定植后34天,待土表稍干后松土1次。开花前再进行23次中耕除草。前两次松土深度8厘米左右,距植株25厘米,第3次松土深度56厘米。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避免发生草荒。一旦出现杂草,随时拔出。

6、植株调整。要及时调整植株伸展方向,防止株间互相遮荫。要及时去除老叶、病叶。为了防止化瓜、落果现象发生,生产上常采用人工授粉和激素处理等方法进行解决。一般在上午69时进行人工授粉或用2040毫克/升的2,4-D蘸雌花柱头。嫩瓜或老瓜要及时采收。

7、病虫害防治。棱角瓜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蝽象。

⑴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加强田间通风透光管理,以降低空气湿度;可用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喷雾,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面喷雾。在保护地内,还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蒸,用量是3750/公顷。

⑵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实行35年的轮作。将充分干燥的种子在7080下处理1天,或者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15分钟,然后水洗,浸种催芽。早播种、早栽培,避开高温期。全生育期注意防治蚜虫、白粉虱。

⑶蚜虫的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鱼藤精600800倍液叶面喷雾。

⑷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40%菊杀乳油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叶。

⑸潜叶蝇的防治方法:在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喷雾。

⑹蝽象的防治方法:人工捕杀。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敌百虫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灭杀毙40006000倍液叶面喷雾,隔35天喷1次,连续喷药34次。

8、采收。棱角瓜开花后710天,当瓜径达810厘米、果重150250时,就可收获。这时采收的果实,果肉致密,清香味浓。若用于加工制罐,则只能采收瓜径为68厘米的嫩果。一般在盛瓜期,每23天采收1次。产量22.5千克/㎡。若采收老瓜,则应当在花谢后40天,瓜老熟时收获。这时收获的老瓜,特有的南瓜香味浓些。

编辑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