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巴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基地 基地育产业 产业促致富

2013-12-09 14:48:47  来源:巴南网  作者:任晓谨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走出了一条以“项目建基地、基地育产业、产业促致富”的独具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道路。

多举措推进农业项目

“我区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将其纳入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事关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区农委相关人士说,一是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质量,做到项目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坚持走“项目建基地、基地育产业、产业促致富”的道路,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集约化”要求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做到了项目建设与示范基地建设同谋划、同布局、同推进。同时,以扶持龙头企业和培育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抓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促农增效、助民增收’,为此,我区狠抓产业发展,做足了增效挖潜文章。”该人士说,我区以示范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以规模求效益、以高效显优势、以特色创品牌;推行“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实行“项目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共同推进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进步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业现代化。挖掘农业多元化功能潜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据悉,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促进了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全区已逐渐串起了都市效益农业“珍珠链”。

带动基础设施改善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农业综合开发搞得好,就必须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近3年来,我区投入8000余万元,运用水利、林业、农业、科技等措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生产条件、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

“我们力求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促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农委相关人士说。

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我区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发展优质稻、蔬菜、茶叶、葡萄、五布柚等产业,建立科技示范点,引进优良品种,推广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农业机械,依托科技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推了农业增效。项目区农产品年生产能力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20%以上。

在加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方面,我区努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区扶持了二圣茶业、品茗茶业、业丰茶叶等茶叶企业,创立了巴南银针、巴渝银针、巴山银芽等国家级、市级名优茶品牌;建成乌皮樱桃基地、早熟梨基地、葡萄基地、五布柚基地等水果产业;建成上万亩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成为名符其实的主城菜篮子;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培育了传名花椒、南泉挂面、樵坪米业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品牌。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