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钱建超:关于推进彭水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考

2018-01-29 14:33:07  来源:本网  作者:钱建超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促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也正在打破传统旅游和现代旅游的边界,向跨界、融合、联动发展方式转变,全域旅游已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旅游和旅游度假已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选择
“人民美好生活”是党的十九大热词与核心词之一,旅游业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旅游活动更多属于美的需要、认知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通过旅游消费的增长促进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与提升,有益于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有益于实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一)旅游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交通条件日益改善,旅游逐渐由少数人的奢侈消费变成普通百姓的大众消费和日常消费。同时,随着双休日、公休假、带薪休假等制度落实,人们可自由支配闲暇时间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在这种背景下,旅游活动便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旅游度假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求新、求知、求乐欲望逐渐增强。一方面,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而旅游活动以其审美的享受、直观的体验和知识的拓展,成为人们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追求美好生活的首要选择。另一方面,老年社会对旅游度假需求日益增长,开发老年旅游度假消费市场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随着越来越多传统居家老年人对于养老观念的转变,旅游度假逐渐成为“银发族”养老的重要方式,未来10到20年将是旅游度假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旅游产业是重要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旅游业综合拉动性强、扶助功能大、受益面宽,是最好的生态产业和富民产业,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最佳路径。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能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还能创造大量层次丰富、类型多样、方式灵活的创业就业机会;不仅能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还能为人们打开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使人们视野更加开阔、思想观念得到更新、精神状态不断提升,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彭水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彭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彭水是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拥有“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重庆的苗乡、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有摩围山、七曜山等生态屏障和乌江、郁江等生态水系,森林覆盖率达55%,是全市森林资源大县、水利能源基地县;自东汉置县2000余年,历为道、州、县三级治所地,孕育了古老的蚩尤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彭水旅游业涵盖8大主类,23个亚类,48个基本类别,798个单体。
(二)彭水旅游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彭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把旅游产业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主抓手,作为全县第一支柱产业来抓,充分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大力推动城旅、农旅、商旅、文旅等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蚩尤九黎城、阿依河、摩围山、乌江画廊、郁山古镇5大精品景区,阿依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并顺利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蚩尤九黎城景区、摩围山生态休闲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持续举办“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等节赛活动,旅游人气和旅游综合收入逐年攀升,实现了较快发展。2017年与2012年相比,接待游客量从340万人次增加到2095万人次(其中旅行社组团从5.8万人次增加到36.5万人次,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从60万人次增加到352万人次,过夜游客从95万人次增加到368万人次,重庆市外游客达到747万人次,境外游客达到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0亿元提高到92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5000多人(其中主要景区从业人员5000多人),带动30000多人,7500多户困难家庭增收致富。旅游产业正逐步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三、推进彭水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全区域优化空间布局。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坚持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突出规划引领,把彭水作为一个大旅游综合体来打造。一是提速推进彰显苗族文化特色的蚩尤九黎城建设,加快推进摩围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力度,全面提档升级游客参与度高的阿依河景区品质,不断完善乌江画廊景区、郁山古镇景区等基础配套服务。二是按照全域化旅游发展要求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构建形成步步是景、处处宜游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三是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布局,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丰厚的文化积淀、古朴的苗乡风情,有序开发集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乡村,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度假区。
(二)全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围绕构建大旅游、大产业,推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为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价值,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新支撑点。一是深入推进“旅游+”发展战略,发挥“旅游+”整合带动功能,坚持以城市功能与旅游功能、城市产业与旅游产业、城市生活与旅游场景“三融合”为重点推进城旅融合,以产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三转变”为重点推进农旅融合,以提升旅游商贸功能、提升旅游商品供给能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三提升”为重点推进商旅融合,以加强民族文化挖掘传承、加强景区文化建设、加强区域文化交流“三加强”为重点推进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形成以旅游产业为纽带的关联型生态经济体系。二是增加旅游产品有效供给,立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不同类别的游客心理,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自驾露营、健康养老、民族民俗文化体验、体育运动体验等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工艺品、纪念品、特色农产品、养生保健品等具有地方风味的特色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尽量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三是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生态庄园、旅游民宿、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完善、产品供给高效”的乡村度假产品,推进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转型发展。
(三)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加强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宣传、规划、交通、公安、环保等部门在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格局。一是坚持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各行各业围绕全域旅游优化资源配置,各类媒体围绕全域旅游全方位宣传引导,形成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二是引导各景区开发企业、旅游项目业主、旅行社等市场主体积极响应,精准谋划、准确把握全域旅游发展趋势和商机,积极主动参与全域旅游建设。三是鼓励和支持广大群众围绕全域旅游创业就业,形成处处是风景、行行+旅游、时时有服务、人人齐参与、个个都受益的共建共享格局。
(四)全领域保障发展要素。坚持资源要素围绕全域旅游保障,人力物力向全域旅游倾斜。一是积极对接重庆市交通建设“三年会战”,加快推进高铁、高速公路路网等对外大通道建设,打通旅游交通“大动脉”;按照乡乡通二级公路、景景通旅游公路要求,完善城镇至景区、景区景点之间互联互通,以快捷交通构建畅快旅行。二是加快推进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加快发展一批主题酒店、度假型酒店、乡村精品民宿、星级农家乐等多种类型住宿业态,布局一批特色餐饮名店、旅游商品店,不断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真正把零散景点景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促进旅游产业全域发展。三是加快推进供排水、电力、燃气、通讯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把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从景区景点拓展到全域,促进旅游要素和服务全覆盖。四是加快推进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交通枢纽4G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强化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互用,加快建成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
(五)全方位深化宣传营销。积极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中国爱情治愈圣地”全域旅游品牌形象,搭建旅游大宣传、大推介、大营销平台,形成全域旅游宣传营销合力。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立体营销体系,运用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提高运营质量,打造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的立体营销体系,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对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持续举办“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和“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等旅游节赛活动,并逐步实现特色活动常态化,丰富“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中国爱情治愈圣地”等系列品牌内涵,持续提升彭水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三是加强渝东南旅游经济带和中国武陵山旅游联盟区域合作,联合推出环线游、超长游等不同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组织参加旅交会、博览会等旅游行业交流和推介会,不断拓展中远程客源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委书记 钱建超

编辑:zhongbp 责任编辑:孙淑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