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肩负着双重任务:让市民满意,实现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
从历史上看,欧美国家在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近半个世纪里,才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探索中。纽约时代广场每天有40万人经过,过去被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挤得水泄不通,没有行人通过的地方。2009年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提出将时代广场改造成“行人广场”计划,关闭一半的机动车道,增加26英亩的公共活动空间。6年后,纽约尝到了行人优先改造的甜头,中城区域的车辆通行速度显著改善、人流量增加了1/10,交通事故减少了2/3。可见,城市治理可以基于人本理念,找到一条实现城市功能定位与满足民众需求的平衡发展道路。
怎样打造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
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一个个体、群体和载体都千差万别,各级管理者、相关领域专家、利益相关方更是透过各种机制影响城市治理的政策、结构、模式及其效果。那么,怎样打造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城市中的人尽管有多种身份,但归根到底都是城市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或消费者,都有三大需求:一是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养育)的需求;二是寻找发展机会、分享所在地发展成果的需求;三是参与城市治理、体现城市主体意识的需求。这三大需求都可以落实到空间的点和线上,落实到产品和服务的质与量上。因此可以以人的需求尺度进行空间再造,改进城市的治理体系。
首先,人居空间(规模、结构、密度)要符合人的需求与习惯,满足人与人和谐相处对空间环境的要求;其次,公共设施(选址、利用、开放)要在考虑公共投入经济有效的前提下,满足多元化的人群需求,确保使用便利安全;第三,线路(交通路线、资源配置、服务路线)要考虑规模结构特点尤其是不同时间区位的要求,方便人们快速便利地抵达目的地,获得所需产品与服务。从而将城市人的需求落实到空间(安全、舒适、愉悦)、设施(合理、方便、共享)、线路(可达、便利、经济)这三大物的维度需求上。
现代城市治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管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种模式下,针对共同关注的利益需求或矛盾问题,城市管理者、利益相关方和广大市民能够在共同参与、平等协商的过程中,完成利益整合、达成共识、形成各方能接受的治理方案,从而推进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传统的城市管理是利益相关方博弈角力的结果,即使决策讨论充分、过程完整、形式上也很公正,但是道理没讲明白,吃亏的人不服气、有怨气,不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广大市民参与治理,大家都可以摆自己的需求、想法与困难,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诉求,相互磨合、妥协、变通,最后找到平衡点,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治理方案,从而使城市的公共空间、基本要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分配出现让百姓满意的结果。这个过程看似拉长,甚至反复、扯皮、争论,但却是一个人们反思自我与社会、个体与整体的自我教化、道德提升、融入社会的过程,市民学会自我管理、规划建设好所在社区的过程,也是政府减少管理成本、提升治理能力的过程。
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政绩导向的治理模式
以上问题一旦解决,各地区各部门就会逐渐摸索出一套匹配本地区居民需求、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本地区实际的治理模式,在智慧网络上构建一套可以快速回应需求和解决问题的响应机制,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政绩导向的治理模式。以东京为例,为什么东京的24小时便利店不仅可以提供日常几乎所有需求,还可以取钱、收邮件,代送政府补贴给孤寡老人的盒饭呢?因为服务场所高度聚集在一个空间,由私人机构代理公共服务职责,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而且可以减少公共部门人力和开支。
一旦转变观念,达成共识,就有可能探索建立一个目标可达、空间合理、功能复合、服务精准、沟通有效、人民满意的城市治理体系。
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编辑:zhongbp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