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张修玉:积极创建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

2016-11-08 15:23:4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修玉

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的系统工程。近日,中央深改组相继通过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与《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河长制度,保护江河湖泊生态健康,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与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新常态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明确指出:“今后根据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和试验任务需要,适时选择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验区建设。”为此,笔者认为,当前,应积极创建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

首先,要明确流域生态文明试验区创建基本原则。

坚持河长制度。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示范。

坚持保护先行。把生态保护放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地位,融入流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流域生态保护成效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

坚持空间优化。划定流域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水源、森林、湿地、草地等各类生态用地,明确流域生态空间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和管理措施,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坚持生态修复。尊重流域生态系统自然演变规律,因地制宜,加强生态建设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水域、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坚持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发展富民产业,创造更丰富的生态产品,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促进就业,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科技支撑。提高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流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标准化示范和科学技术普及,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

其次,要构建流域生态文明梯度分区模式与指标体系框架。

一是进行流域生态文明梯度分区。由于流域上下游地区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主体功能区定位各不相同,在实践过程中不同梯度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自身情况出发探索符合自身的路径与模式,根据不同梯度的特殊性,确定不同建设目标。实施梯度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探索确立恰当有效的建设策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从现阶段流域梯度特征生态文明内涵出发,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梯度性、阶段性、动态性等特征,并考虑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的可操作性,可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划分为上游生态优势型、中游综合发展型、下游经济优势型3种类型。

二是构建流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考虑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应结合目前已有的生态文明创建基础,从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出发,综合考虑流域生态文明指标的尺度性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共性和差异性,建议建立“一个空间+五大体系”的分梯管理框架体系。其中,“一个空间”指的是国土空间,包括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3个目标层。“五大体系”指的是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与生态制度体系5个核心层。其中,生态文化包括生态管理、生态意识、生态素养3个目标层。生态经济包括绿色、循环、低碳3个目标层;生态环境包括环境质量、生态安全两个目标层;生态人居包括环境服务、生态服务、社会和谐3个目标层;生态制度包括环境能力、法规制度、环境权益3个目标层。


作者: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张修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