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闵学勤:构建特色小镇的精准治理模式

2016-11-07 11:25:54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闵学勤

特色小镇理念为创建中国新型城市的美好未来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如何建构特色小镇的精准治理模式也将直接考量基层政府和民众的智慧。因此无论特色小镇处于创建期、营运期还是常态的维护期,均可直接界定其为治理期,并做到精准治理的“八化”:

小镇治理主体多元化、智库化。治理不同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多元参与、协同共享是其核心要义之一。在特色小镇治理主体的选择上既要立足于小镇“土著”——当地政府和民众,更要吸纳与其特色相关联、与其人文相融合的多方参与主体,可以是市场化的第三方,也可以形成常设的专家智囊团,或与成熟智库形成治理联盟。一旦治理主体多元化、智库化,即能确保倾听多方声音、协同多元利益。

小镇运行机制平台化、网络化。特色小镇从创建之初到日常营运需要一整套规范制度,精准治理嵌入到运行机制中体现的不再是条块分割,而是平台化、网络化的运行模式。由于特色小镇体量较小,所有参与小镇运行的各主体可直接在镇管委会搭建的工作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中共享信息、回应需求、解决问题及互相补位等,运行一个周期后,平台上每个治理主体在某种程度上都熟知多部门、精通多学科,特别要突显线上平台在特色小镇精准治理中的作用,才能随时高效应对来自多主体的声音。

小镇创新体系常态化、本土化。特色小镇之新之特必须是常新常特,小镇自上而下都应形成常态化、本土化的创新体系,亦即小镇上人人每日有改善,部门时时有创新。所谓本土化的小镇创新体系,并不排斥外来的、引进的创新产业、创新模式,而是特指培育小镇自己的创新人才,找到自己的创新源泉,形成小镇自身的创新内循环。

小镇绩效评估精细化、全球化。特色小镇相对于城市的其他板块而言,即为区域精英,它将引领城市更大范围的精工细作、升级换代,所以使其保持领航的精准治理过程中不能缺少绩效评估环节。有必要为特色小镇建设制定精准度较高的评估指标体系,这一评估是常态的、滚动的,贯穿特色小镇创建和运营的全过程,且要符合国际潮流,即在特色小镇范畴内的生活和工作品质已经可以与发达国家的一流城市媲美。

作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紫金传媒智库秘书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