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医联体”解决群众看病难

2018-04-19 15:29:25  来源:巫山新闻  作者:曾露

本网讯(记者 曾露 图/文)日前,记者获悉,我县以国家卫生信息化试点为契机,分别建成“市—县—乡”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系统建设,全面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危急重患者的诊疗水平,有效解决部分患者看病难等问题。

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

据了解,远程医疗是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配套措施之一,发挥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快速下沉的重要作用。

去年3月,家住官渡镇的唐位金老伯,因下肢疼痛到镇卫生院就诊,经过检查,镇卫生院医生诊断为双下肢静脉曲张,需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当时镇卫生院的设备和医生资源有限,做不了这个手术,建议患者到县里做手术。唐老伯听后,急忙摆手说:“到县里做手术的费用太贵,还有来回路费、吃饭、住宿花费也不小,我现在还能再忍忍,忍不住了再说吧。”

5月,县中医院按照“医联体”建设规划,正式与官渡镇卫生院结成医联体,选派各科专业医生在到官渡卫生院坐诊。“忍”了大半年的唐老伯,因疼痛难忍,遂又至镇卫生院,希望能缓解一下疼痛症状。卫生院在接诊后,与县中医院坐诊医生商量方案后决定由坐诊医生主刀、镇卫生院医生协助共同开展手术。手术很成功,全部费用比在县城治疗少花费3000余元,术后第二天查房时,躺在病床上的唐老伯就激动的连连对医生表示感谢。

村民在村卫生室看病。

今年4月2日,官渡一康复患者向官渡镇卫生院送去了一面锦旗,以表达对理疗科医生的感激之情。据悉,3岁的小患者田本阳,于2017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抽搐不适伴左侧面部麻痹,口眼向右歪斜。在县中医院坐诊医生的建议下,转至医联体合作单位中医院进行治疗,经治疗病情好转,转回官渡镇中心卫生院康复理疗科进行康复治疗。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针刺、艾灸、穴位注射、闪罐和热敷等中医特色疗法,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已完全消失。

这些患者能恢复健康,全依靠“医联体”的成功搭建。据了解,远程会诊信息系统,自运行以来,会诊患者1.23万人次。其中,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完成会诊900余次,实现知名专家“重庆主城—巫山—乡村”远程会诊,推动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并且还大大为患者节约了医疗费、交通等费用。特别是我县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累计治疗的12417人中,通过远程医疗服务确诊129人,转入市级医院治疗的仅29人次,节省医疗费用350万元。

为小患者进行复查。

医联体“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带动了下级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推进了分级诊疗工作,促进了医联体共同发展,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重病有保障,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