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精准医疗服务周到暖人心

2018-04-18 16:06:06  来源:巫山网  作者:曾露

村民在村卫生室看病。

记者 曾露 文/图

疾病吞噬着脱贫的希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以来是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精准扶贫,医疗先行”,只有治好“病根”,才能拔掉“穷根”。

近两年来,县卫计委从各医疗机构抽调骨干医护人员组成医疗巡诊队在全县上下,深入村社,送温暖关怀,送政策宣传,为当地群众和精准医疗扶贫对象免费送医送药,为出行困难的群众提供入户诊疗。

走村入户精准识别

平河乡8个行政村中有4个属于贫困行政村,最远的大峡村还是深度贫困村。乡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分批走村入访,对全乡27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会同精准医疗扶贫小队对他们进行全面检查,精准识别出因病致贫259户378人。乡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还为这类人群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健康扶贫专档,对所掌握的信息定期更新健康档案数据、实施动态化管理,对登记的患者进行复核、确诊,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平河乡的医疗扶贫措施只是全县脱贫攻坚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全县识别确认建卡贫困户23747户86379人,涉及6803户23364人因病致贫,因病致贫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7.05%。通过精准医疗扶贫工作的有力开展,形成“123456”模式,成功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贫困患者经科学规范化治疗效果良好,超过70%的已治愈或好转贫困患者恢复了生产劳动力,大多数贫困患者家庭已经脱贫。

截至目前,全县一、二、三轮累计救助贫困患者12417人次(低保户155人次、五保户36名、计划手术并发症15人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5名、转入市级医院治疗的29人次),出院12179人次,医疗总费用6863.77万元,其中:医保报销4472.13万元(民政救助228.01万元),政府补助2188.1万元,医院减免149.15万元,患者自付54.39万元。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治愈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

医生进村入户为群众检查身体。

送医上门精确到人

“老伯,这个药一天吃一次可以控制血糖,再注意运动适量,过段时间再到医院查一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随处可见精准扶贫巡诊医疗队的身影。

医疗服务专家小组除了开展基本医疗义诊外,还对因病致贫群众所患病种的医护常识进行讲解,对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用药情况按类别给予个性化健康指导,发放健康知识宣传页、健康处方和治疗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药品,鼓励他们早治疗、早康复。

县属医疗机构指导对口乡镇卫生院,通过现场手把手指导、培训、进修学习等形式,帮助基层卫生人员提升诊疗技术,并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让村医生为扶贫对象提供免费诊疗、上门服务、健康体检等服务,不厌其烦地重复介绍各项就医优惠政策,动员贫困家庭主动治病,把维护健康权益的意识和信心播种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贫困患者心中。



整理扶贫资料。

服务周到精细管理

我县精准扶贫医疗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着管理全县每个因病致贫贫困户患者健康的职责。自2015年以来,精准扶贫医疗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及内部管理等方面,为每位贫困患者建立健康电子档案,按照重大疾病、一般疾病、亚健康、健康四类进行动态管理,并逐户、逐人、逐病进行调查核实,全面摸清农村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工作人员还逐个电话随访每位贫困户患者,询问病情、治疗恢复情况及讲解医疗扶贫政府宣传等,为他们提供健康指导。

这一系列量身定制的医疗扶贫方案,靶向精准的疗愈着贫病群众的身心疾患,在实实在在地帮助基层贫困家庭解决就医问题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致富的信心。

下一步,县卫计委将继续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强市、县医疗联动,推进建立市县乡村医疗联合体,推进实施100个单病种付费改革和50个常见病、慢性病病种基层首诊,加快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并继续探索制定临界性贫困对象医疗救助方案,确保贫困对象应治尽治。还将不断完善精准医疗扶贫长效机制,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对因病致贫对象开展常态化医疗救助,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力防“因病返贫”,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