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刘德兵:自掏腰包买旋耕机送村民

2018-04-08 09:32:05  来源:巫山网  作者:向君玲

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娇艳怒放的桃李花……暖阳下,龙溪镇千丘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交织出一幅色彩斑斓的“闹春图”。

“我50多岁了,今天是第一次使用旋耕机,基本要领已经掌握了。”4月4日,村民吴显万深有感触地说,他尝试用旋耕机走了几个回合,发现“铁牛”犁田很方便,省时省力。

只见杂草丛生的地里,吴显万推着旋耕机平稳行驶,泥巴在机械的轰鸣声中翻滚,随着机器驶过,又迅速变得平整。拿起土块细看,翻耕后的泥土松软湿润;吸一口气,空气里还散发着阵阵泥土芬芳。

3月26日,千丘村第一书记刘德兵与县疾控中心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看到千丘村2社有几位村民在用锄头挖地。

泥巴裹满村民的裤腿,头发与汗水交织凌乱的搭在脸上,让刘德兵心生怜惜,又觉得亲切。他在心里盘算着,自己这个第一书记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了解实际情况后,刘德兵开始组织村民们开会,首先听取大家意见,再开干部会并决定购买旋耕机。

眼下春耕在即,刘德兵觉得答应老百姓的事不能拖。3月28日上午9:35,刘德兵就将自掏腰包为村民们买的“铁牛”——旋耕机,送到了村民手里。他不仅调试好机器,还详细讲解如何规范使用“铁牛”耕田。

“轰隆隆!”3月28日上午10:00,在贫困户吴显万家的一块空地上,刘德兵调试好机器后,不紧不慢地发动旋耕机后,摆开了阵势。

那天,许多村民都来了,大家站在田坎边上,好奇的盯着这台崭新的“铁牛”,都想看看它是怎么往前走的,土地到底能不能翻耕好。

然而,“铁牛”不听使唤,突然一下就不响了。

“新买的机器还没用就坏了,是不是诓我们啰”“我不需要学旋耕机的使用技巧了,还是回家用锄头挖田”……村民们一哄而散,留下刘德兵一个人蹲着田里修理机器。

得将旋耕机尽快修好,让村民们都学会用它耕田!刘德兵暗自下决心。

4个小时过去了,经过刘德兵的一番捣鼓,“铁牛”能用了。他再次发动旋耕机,并一个人在地里耕田。

不一会儿,村民们又过来围观了。这时,刘德兵一边耕田,一边讲解操作技巧,并让不少村民现场学会了用“铁牛”耕田。

刘德兵告诉记者,春耕时节到来,村里在家的都是年龄较大的人,这台旋耕机免费服务全村农业生产,将让村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耕田轻松许多,效率也会高很多。他还说,他要在教会村民们学会使用旋耕机的基础上,让大伙儿懂得如何维护、保养和修理等等。

“在春耕生产中,农业机械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希望在千丘村,旋耕机也能成为村民的好帮手。”刘德兵说,在脱贫攻坚中,村里正在蜕变。他希望村民们不仅富起来,还能做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随着春季农业生产的全面展开,千丘村的村民们也跟着忙起来了。新培训的几名农机手表示,他们将开着旋耕机从这家的田里串到另一家的田里旋地、耕田,为村里更多农户节省劳动力。(记者 向君玲 文/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