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卢先庆)在重庆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知识发展新农业、用智慧建设新农村、他们把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3月19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农委共同主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会走进我县,晏洲、彭阳、简义相、张雪、杨大可、严克美6位报告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勉励广大青年学子和青年基层干部,为乡村振兴、国家富强共同努力。
下午2点,伴随着《在希望的田野上》优美的旋律,6名报告人逐一登台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来自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晏洲,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搞养殖,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助推2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来自奉节县、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的彭阳,回到家乡发展现代农业,带动600余户果农增收致富;放弃年薪20万元的销售工作,回到黔江老家创业的简义相,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合作组织,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张雪,创建“在村头”农业电商孵化平台,帮助1300多户农户卖出1260余万元的农产品;我县当阳乡党政办主任、玉灵村第一书记严克美,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烤烟、养殖产业,3年时间内,红槽村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2900元增长到6000余元。
“奋斗的青春是最美丽的,作为一名村官,我们应该以6名报告人为榜样,学习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扎根乡村的工作作风,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这项事业中去,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乡村振兴新诗篇。”听完报告会,大昌镇明阳村村主任助理涂红玲感动地说。
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刘德岁告诉记者,这是一场振奋精神、催人奋进的报告会,6位报告人都胸怀理想,他们扎根农村,吃苦耐劳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一定要多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为农村服务。
同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谭小梅说,“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把事业扎根在农村,农村的发展才会生机勃勃,我们要用知识去改变乡村面貌,在实践中放飞梦想。”
县领导曹邦兴、刘大勇、王大昆、金烽、邓昌君、王春梅、徐海波、王永胜等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结束后,报告团成员还与驻村工作队代表进行了座谈。
据悉,“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会还将陆续走进奉节县、云阳县以及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区县及高校进行巡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