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镇河道垃圾清理。
系统共治:治污告别“零敲碎打”,全面推进形成合力
都说河长制的实施,是变“九龙管水”为“一龙治水”,而从“管”到“治”的变化,实质上就是把分散的权责集中起来形成合力,系统化、全面化、长效化解决污染问题。
梅江河的变化,正是江津区水污染防治从常规治污“零敲碎打”,向以流域和控制单元为重点的攻坚作战“系统推进”转变的缩影。
2017年5月,根据江津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的安排部署,吴滩镇进一步规范辖区内梅江河等4条河流的全面治理工作。为确保河道干净整洁畅通,该镇着力于“河中强巡查、河岸强治理”。镇、村两级河长开展“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巡查,镇党委书记、梅江河镇级河长王永宏带头养成了“经常到河道转转”的不定时巡河习惯;把日常河流治理作为“必修课”,实行分组定人定期清理河面,并对清理出来的垃圾和漂浮物集中堆放和及时处理。
该镇还积极在全镇范围内重点对路边、院边、水边环境开展专项治理,有效控制农村垃圾污染;在金子场、现龙场修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分别为50吨和80吨。为了将水污染遏制在源头,仅2017年,吴滩镇就关闭、搬迁了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内养殖场8家,有效改善禁养、限养区内的生态环境。
2017年11月,吴滩镇梅江河流域又全面启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这也是全市3个农业污染面源综合治理项目之一。该项目主要包括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工程、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工程,以及土壤水质工程和重金属土壤水质等监测,涉及吴滩镇现龙村、花厅村、邢家村、郎家村等4个村,覆盖耕地面积2.4万亩。项目总投资约4400万元,由吴滩镇农业服务中心、11家畜禽养殖业主、1家水产养殖业主承担。
这一综合治理项目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仅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为例,项目要求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全方位排查,按照“一场一档”建立生产经营、污染防治台账,编制“一场一策”治理方案;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实施关闭,引导业主向适养区搬迁,指导新建场地;对非禁养区养殖场,推行“厌氧发酵、管网还田、有机肥生产、种植养殖循环”运行模式,实现粪污“零排放”;对畜禽屠宰场,实施净化治理等污染控制。截至目前,已完成7座沼气池、2112余立方米沼气前池、3300立方米沼液储存池、两条超过2000米的排水沟等工程,地表径流污染状况大大减轻。
多管齐下,梅江河流域水质提升明显。如今的梅江河更清澈了,渔业资源越发丰富。“自打实行河长制后,梅江河跟以前确实不一样了。多谢你们的辛苦哟!”每当看到清漂的环卫工人,现龙村村民总会这样说。
大肚子河方案评审现场。
工程整治:立足项目巧“破题”,“借鸡生蛋”推进河库治污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在全面落实和推进河长制工作、建设绿水青山美丽江津的进程中,工程治理是重点,更是基础!
翻开《江津区河(库)流域综合整治项目清单名录》,全区28条区级河(库)综合整治项目的主要工程性措施,都以清单形式一一列出。根据全区区级河(库)“一河一策”实施方案,这些工程性措施将按照水质提升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等分三年逐步实施、总投资估算约23.15亿元。
方案好做实施难!难就难在一个字——“钱”!受限于各级财力,整治项目配套资金无法全部落实到位。
面对困难没有借口,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结合《江津区河(库)流域污染源分类管理名录》,根据全区河(库)的基本情况、水功能区水质状况、流域污染源现状等基本信息分类划定的“重点污染源、一般污染源、隐患污染源”3个污染源等级,以及污染对周边影响的缓急,我区以“分类施策、分步实行”的方式争取资金、分解任务,将河长制目标任务逐步推进落实。
朱杨镇完善二三级管网网络。
区河长办还为每一条完成“一河一策”治理方案的河流制定出问题清单、目标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等4个清单及四合一表格,清单与清单间的环环相扣,细化量化流域综合治理中各级河长、成员责任单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进展安排,分级分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群众反映强烈、水质改善任务艰巨的临江河、璧南河、平溪河、驴子溪、大肚子河(一期)、大溪河、头道河和黄墩溪等8条区级重点中小河流,率先被列入整治重点,编制出的河长制流域治理建设项目清单,总涉及建设项目42项,计划总投资47933万元,全部纳入全区新型城镇化基金项目优先安排实施,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积极探索采取PPP项目运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河(库)治理。
2018年1月,黄墩溪流域作为突破口,先行先试开始流域综合整治试点示范工程。该工程选取整个流域内大桥场镇段、黄庄粮油基地段、大森农业园区段、小园新村段共4个重点段作为工程治理的重中之重,突破原有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将水质提升、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修复三方面融为一体,对流域进行整体综合治理。
黄墩溪流域综合整治试点示范工程计划投资2369万,包括聚居户污水处理工程、聚居户垃圾收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径流污水处理工程、河水复氧修复工程、生态浮床修复工程、河岸湿地修复工程等,计划7月底前竣工。
(记者 李皓 实习记者 王秋实 通讯员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