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第一缕晨曦出门、披着最后一抹晚霞回家,他们为了城市的清洁,默默奉献。他们,是城市的清洁工。然而,工薪微薄,鲜有休息日,年龄偏大,多有伤病……这也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县城永安街道环卫所得一线环卫工人,记录他们的现状。
情景一:
陈振齐,永安街道清运队压储车驾驶员,工龄12年;刘德海,永安街道清运队清洁员,工龄11年;李树全,永安街道清运队清洁员,工龄5年,三人组成了永安街道环卫所的一组清运团队。
“在洋洋百货垃圾桶堆放点,陈振齐熟练的停好清运压储车,刘德海、李树全快速的把7桶垃圾熟悉的倒入压储车,垃圾堆放点散发的一股股恶臭让周边市民蒙着鼻子绕道快行.....几分钟后,原本脏乱不堪的堆放点又干净的呈现在市民的生活中。”这便是清运队每天重复清运工作的一幕。
“我们每天要工作两个时段,凌晨1点30分到早上7点30分和下午2:30分到晚上7:30分,每天要清运100多个垃圾桶堆放点,平均每天要清运大约500多桶垃圾。”压储车驾驶员陈振齐告诉记者。
“现在的由于县城内汽车较多,道路比较拥堵,我们都是争分夺秒的回收垃圾堆放点的垃圾,做好清洁,但有时候还是有不理解的市民埋怨我们影响了交通,或者嫌弃我们和清运车的气味很重等等.....我们也很无奈。”清运队清洁工刘德海苦笑的告诉记者。
永安街道环卫所清运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像陈师傅他们这样的清运车队永安街道有10多个,每辆车都配有1个到2个清洁员,每天几百个点的重复回收垃圾,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没有节假日,他们为这个城市付出了很多,希望市民能尊重他们的这份“朴实而神圣”的工作。
情景二:
陈发美,55岁,永安街道环卫所清扫队员,工龄15年。
“下午4点,洋洋百货至一门诊商业大道路段,市民熙熙攘攘的穿行,人群中陈发美拿着扫帚低头做着保洁工作,路段干净而整洁。”这是陈发美每天清扫工作中的一项,街面保洁工作。
“我从新县城搬过来就开始做清洁工,亲眼目睹了奉节新县城的发展过程,希望广大市民能不断提高公共场所的基本素质,适应我们奉节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县城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大环境下,我也将用手中的扫帚为创文扫好地、保好洁”陈发美在和记者的交谈中说到,记者能感受到她对这份工作的自豪和尊重。
“每个月工资保险除外1200多块钱,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人家休息我们就上岗。家里有事就要和同事挪时间,工资也会有损失,顾不上家里,还遭人看不起.....以苦为生,就是我的生活。待遇差点我还能承受,但是我受不了被奚落的感觉。”陈发美说,有时候,正在打扫,尘土扬起来了,经过的人还会抱怨尘土太大,一脸的鄙夷和轻视。
说这些事时眼陈发美眼角有点湿润。她说:“身体上的累无所谓,心里的累却很难承受。人们看不起扫大街的,但凡能凑合过日子的人,都不干这个。”记者深深的感受到了陈发美想要表达的那份无奈与强烈的需要被认同感。
记者手记:短短的两个小时采访,记者看见了一线环卫工人的现状的缩影。他们待遇虽逐年改善但依旧偏低;他们居住条件恶劣渴望更多保障;他们年龄结构偏大,多数人有病都看不起,他们是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却又为这个美丽的城市奉献了无穷的力量。采访中,很多人对环卫工人的工作都比较认可,但对于环卫工人来说,他们更希望大家能够以“举手之劳”来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