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黑土”投产:乡村振兴的“黑科技”引擎启动

2025-04-10 12:42:49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赵鹏 重庆科技报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近日,由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重庆德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重庆黑土”生产线正式投产,首条生产线日产23吨产品下线,质量全部合格。

据悉,该生产线位于重庆市潼南区田家镇,设计秸秆资源无害化环保处理2万余吨/年,满负荷运转日产固态“重庆黑土”可达60余吨,日产值达15万余元。

“重庆黑土”项目由长春理工大学沈贤德教授研发、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引进,为人造有机纳米碳腐殖质材料或生物腐殖质材料,项目采用一步法水热分解工艺,在较温和条件下快速完成秸秆全组分解后聚合反应过程,以获得有机纳米碳腐殖质产品。该项目生产原料来源多样,所有农林废弃物秸秆均可用于资源化循环利用,产品腐殖度达70%,分解后有机质含量大于80%,其中含45%纳米级有机碳。

来自湖南省农科院的检测报告显示,使用“重庆黑土”后,可增强农作物抗逆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亩均增产达10%以上,可减少施肥30%~70%。来自欧洲的检测报告显示,在产品使用后,作物中509项农残为0,7项重金属含量为0。

据测算,以“重庆黑土”连续还田(1吨/公顷/年),土壤腐殖酸含量提高0.1%以上,可大幅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效解决土壤“薄”“瘦”“硬”的问题,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避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元素衰减。

在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执行院长丁红昌的眼里,“重庆黑土”就是妥妥的致富“黑金”。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条“黑土”生产线,非全产状态,一年可消耗废弃秸秆2万余吨,按400元/吨计算,一条产线就可让当地农民增收800余万元,而重庆本地可利用秸秆达180万吨,仅此一项,变废为宝的收益高达7.2亿元。

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院长曹国华表示,“重庆黑土”项目在针对重庆耕地湿度状况做技术改良的过程中,明月湖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找资源、找平台、找场景,牵线重庆本地的龙头企业以产研合作形式推动项目进行技术迭代改良。“‘重庆黑土’源自明月湖,也将以明月湖为策源地,推动项目辐射全国,赋能乡村振兴。”

目前,“重庆黑土”项目已全面完成从实验室到田间的科学试验,这不仅能大大提升土壤肥力,还能有效解决土壤板结、沙化等问题。以盐碱地改良为例,全国盐碱地面积高达9000万公顷,按改良面积百分之一计算,需腐殖质材料450万吨,建设150套2万吨/年农林废弃物无害化秸秆处理装置,年产值可达130亿元以上。

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除了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价值特色农业项目也被纳入了明月湖的产业创新版图,除了“重庆黑土”,还培育出食铁兽科技等智慧农业的科技企业,引入了“多模态遥感大数据驱动水稻与油菜花产量精准预测模型研究”等项目。

文/赵鹏 重庆科技报 审核/刘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