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成渝地区专场)暨“成就梦想 渝见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招聘会在重庆工商大学南岸校区与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同步启动。
活动现场。陈伟 摄
此次招聘会以线下线上联动形式开展,首次实现川渝深度协作。活动成功汇聚了川渝两地政府、200余所川渝高校、1300余家企业以及3万余名毕业生,旨在全力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致力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重庆分会场现场提供超1万个就业岗位,并同步启动线上招聘服务月,依托“重庆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联动千家企业,持续提供岗位至5月2日,助力毕业生开启职场新征程。
据了解,重庆分会场现场创新设置四大特色专区,包括“宜业重庆·就选未来”招聘专区、“智汇青春·梦想起航”就业指导专区、“红岩印记・山城光影”基层就业体验专区以及“企校交汇点·成长加速舱”企校生对接交流专区,精准对接毕业生多元需求。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区域,“宜业重庆·就选未来”招聘专区吸引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满天星”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400家用人单位入驻,释放岗位超1万个。
“今天投递了15份简历,收获颇丰。”重庆工商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张同学向记者展示手中的简历。作为应届毕业生的他表示,这次招聘会汇聚了众多优质企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选择,更让同学们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智汇青春·梦想起航”就业指导专区简历诊断展位前,同学们手持简历与就业指导专家导师展开一对一交流。“从现场简历诊断情况看,同学们的准备较为充分,但也暴露出一些常见的问题。”来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工部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杨元超指出,部分同学简历未明确标注求职意向岗位,在描述实习经历时缺乏量化成果与能力佐证,以及多数简历存在模板选择不当、排版混乱等设计问题。他强调,简历是求职者的第一张名片,建议同学们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建议进行系统性优化。
活动现场。陈伟 摄
值得一提的是,“智汇青春·梦想起航”就业指导专区还特邀第一届职规大赛金奖选手进行路演展示,分享从校园到职场的跃迁经验。同时依托AI技术与智慧设备,为毕业生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模拟—职业规划”全链条服务。AI智能简历实验室自动分析简历内容,提供专业优化建议,生成竞争力简历;AI智能面试实验室模拟真实场景并反馈面试报告;重庆毕业生去哪儿大数据平台展示岗位竞争比、往届生就业轨迹,助力精准决策。还有大数据笔试实验室、招聘会实时数据驾驶舱、自助打印一体机设备等,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化、场景化、智能化的就业服务体验。
活动现场,万州区、涪陵区、江北区等“教育强市区县行”协议区县通过政策沙盘演示、智能问答系统等数字化手段集中展示区县人才专属政策,还特别邀请了高校毕业生形象大使分享基层就业的成长故事,让求职者们深入了解基层发展机遇。
“我们为员工设置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发展潜力评估等配套机制,帮助新人完成职业定位。”重庆乾方天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卢俊超作为万州区企业代表介绍道,地方政府不仅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还通过相关专项政策,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据悉,近年来,重庆正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入推进“416”科技创新布局,通过推出“百万英才兴重庆”计划、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点、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等举措吸引青年人才来渝留渝。2024年以来,重庆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发布15项硬核举措,每年投入2.23亿真金白银,计划4年内吸引150万青年扎根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