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辟谣】“网信办” 来电?小心诈骗陷阱

2025-03-11 10:57:33  来源:重庆辟谣
“由于您的电话涉嫌发布违法信息,我们将对您的号码进行停机处理……”

3月10日,一名群众接到一通自称“重庆市委网信办手机不良信息监督处”工作人员的来电,称其上个月在北京涉嫌通过手机发布违法信息,将对其手机号码进行停机处理。经核查,该群众接到的假冒“网信办”来电系不法分子所为,图谋实施诈骗群众钱财。

该群众今年没有去过北京,第一反应是这个“网信办”电话有问题,立即向重庆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进行举报。

经重庆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工作人员核查,确认该群众接到的“网信办”电话系不法分子假冒。工作人员提醒,如遇到自称“网信办”的可疑来电,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来电内容,更不可随意提供个人信息。

近年来,类似手法的诈骗频繁发生。在此之前,北京、上海、杭州、天津、深圳等多地均有群众接到假冒“网信办”的来电,诈骗套路如出一辙。不法分子利用来电显示技术伪装官方身份,诱骗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进一步诈骗。

诈骗剧本大揭秘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冒充国家机关实施的电信诈骗已形成高度组织化的犯罪链条。除“网信办”外,“公检法”机关也成为不法分子重点仿冒的对象。据警方披露,当前涉诈话术呈现显著的剧本化特征,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多次转接电话,迷惑欺骗受害人

骗子并非一开始就以“公安”或“检察人员”的身份面对受害人,而是先假扮成“网信部门工作人员”,以受害人在外地办理了电话卡等理由,让受害人误以为身份信息被泄露,然后多次帮受害人进行电话转接,最终才转接到所谓“外省公安机关”,使迷惑性和欺骗性大大增加。

2.声称涉重大案件,加剧紧张和害怕

用性质严重的案件对受害人进行恐吓。受害人的电话被转接给假冒的“公安机关”后,对方就以帮受害人调查信息泄露为由,恐吓受害人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受害人涉嫌某起重大案件,让受害人更加紧张和害怕,掉入层层陷阱。

3.使用各种说辞,不向属地警方求助

骗子为了防止受害人向当地警方求助或接听警方打来的预警电话,导致设计好的骗局被拆穿,其就会告诉受害人当地警方是犯罪分子的“保护伞”,或者称受害人所涉及的案件是由“中央”督办的,不能透露给当地警方等。总而言之,就是要求受害人不能将此事泄露、拒绝当地警方的帮助。

“重庆辟谣”提醒广大市民:面对自称政府部门的电话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和理性认知,提高警惕,多方核实,不要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隐私信息,加强自我防范,谨防上当受骗。如已造成损失,请保留好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