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

2025-03-02 22:03:53  来源:新华社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2023年2月7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主要部分。文中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2024年1月16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2024年6月24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二〇三五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全球发展。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7月1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有效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强调: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4年10月29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的主要部分。文中指出: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守正。强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用科学方法指导和推进改革。

《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2024年12月1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经济工作千头万绪,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强调: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全党上下形成的最大共识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