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14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各区县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本报采访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南川区供销合作社、垫江县供销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深入宣传基层供销合作社在服务城乡群众、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新亮点。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主任 张小洪 赵懿玺/摄
一颗小小的红薯,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彭水县)的10万余户农户带来了增收的希望,这正是彭水县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取得实际成效的生动例证。彭水县拥有超过200年的红薯种植历史,为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彭水县供销合作社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以及组建红薯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使得这一产业得以逐步壮大。
“在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县供销合作社利用与县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优势,深入调研,全面摸清资源现状,加强市场研判,高质量编制出全县红薯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彭水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小洪介绍。县供销合作社通过强化实体牵引,迭代产业体系,全县稳定发展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不断提升红薯产业品牌效应,拓宽供销渠道,使得“土特产”变成了市场上的爆品。
此外,由彭水县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的红薯产业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如“彭薯1号”“彭紫薯1号”等9个特色薯种,广受市场好评。目前,彭水县的鲜薯亩产增量达到17.1%,整个红薯产业链的产值突破20亿元。(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