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这片伴着“烟火气”的山清水秀中,铜溪派出所民警们的日程上已鲜有轰轰烈烈,更多的是群众的“家长里短”。在派出所民警们的心中,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感,关系着社区的和谐和城市的平安。为此,铜溪派出所民警们出奇招、出妙招,一个个“金点子”应运而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大作用。
服务群众:“快”“耐”“勤”三字解民之急难
打开“辖区版图”,可以看到铜溪派出所辖区的特点:跨度大、景点多、人口密、流动多。面对纷繁复杂的治安形势,如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出警快,有耐心,勤做事,秉承这3条原则,群众满意度自然要上来。”说起日常工作,铜溪派出所所长张健言简意赅,却句句都在点子上。
前几天,铜溪派出所民警接张女士报警称:其6岁的儿子糖糖(化名),在合川区铜溪镇赵家渡龙游寺登山步道游玩时不慎与家人走散,请求民警帮助寻找。
接警后,处警民警一行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与报警人沟通,了解男童走失时衣着及体貌特征。
鉴于正值周末,龙游寺登山步道上人群熙攘,给寻人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处警民警辅警没有丝毫懈怠,一组在登山步道出入口处核查下山人群,一组沿登山步道仔细巡查,手持喊话器在人群中穿梭寻找,同时向过往群众询问线索。
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找寻,民警最终成功在人群中找到了走失的糖糖,并将其交回到家长手中。此刻,这群民警辅警满头是汗,说话个个都成了“沙哑嗓”。“太感谢了,人民警察都是好样的!”张女士握着民警的手不住道谢,满眼晶莹。
纠纷化解:“三理工作法”理顺难解死结
地处城乡结合处,少不了面对村里村外田间地头的琐碎事情,特别是当调解对象年长,很难听进意见时,如何有方法有效率地做好调解工作,无疑是门道不少的学问。前几天,合川区铜溪镇两位加起来快150岁的老人,就因为种地过界的小事,当众操起肥料桶对泼。
“警察同志,离远点哦,莫沾一身!”在现场,眼看民警要上前,附近村民好意提醒。满地粪水、满身挂肥、恶臭袭人,眼前这阵势,村民们不敢上,可民警没有丝毫犹豫,一人拉一个,制止了这场“粪战”。
闹剧是停了,可还得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在两位老人回去清洗换衣的时候,调解民警郑海波心里也有了思路:按照讲情理、摆道理、明法理的流程,先安抚老人情绪,让两人冷静下来;随后,和老人的子女沟通,让双方子女先给自家老人消消火;然后再分开进行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普及法律法规;最后,联系村委会,对两家田地的种植区域进行精确划分,彻底解决纠纷隐患。
经过郑海波1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两位老人从之前的剑拔弩张,变得羞愧难当,互相道歉赔不是。“我们是老糊涂了,搞出这种事情,感谢你们的包容。”两位老人红着脸,向民警表示感谢。
据悉,铜溪派出所试点组建“三理”调处工作队,整合全所社区民警力量,打破以往“各扫门前雪”的工作状态,建立首接首办、合理通办机制,结合村(社)力量、策动镇(街)支持,采取“讲情理、摆道理、明法理”三步工作法。主动介入作为,延伸化解触手,取得良好工作和社会效果。
自“三理”调处工作队运行以来,调解治安案件28件,调解率100%;化解矛盾纠纷282件,化解率99.6%;解决历史遗留和疑难信访案件3件。
破案打击:“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前不久,家住铜溪的宋女士到外地办事,结果回家后发现自家的大铁锅被偷了。本来是件小事,可眼看要过年了,那么大的锅再买也不大好买,宋女士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派出所报案。
“被盗了那就该我们来管,有啥不好意思的,我们全力以赴找回来。”作为经验丰富且熟悉辖区情况的案侦民警,王映川此刻心里对何人偷盗已有了大概眉目。不到2天,王映川就破了案,宋女士高兴地直竖大拇指。
几天前,辖区居民方大爷到医院住院,康复出院后,到家一看不得了,电视机,机顶盒连遥控器都没了。方大爷本就是独居老人,平时没啥别的爱好,就喜欢看看电视听听戏。“这可倒好,唯一的消遣没啦!”邻居让方大爷报警,可方大爷觉得,这电视和机顶盒加一起也就千把块钱,何必麻烦人家警察。最后,还是邻居帮忙报了警。
接警后,王映川先耐心安抚了老人情绪,并很快着手展开调查。没过3天,案子就破了,老人的电视失而复得,乐得合不拢嘴,不停地对民警表示感谢。
铜溪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始终紧抓区域性、季节性案发特点和突出治安问题,以打开路、以打促防,始终把“破小案、保平安、护稳定”作为工作重点,围绕民生小案,第一时间采集信息、线索核查、快侦快破,全力净化辖区社会治安环境,让群众安全感“触手可及”。据了解,截至目前,2024年全所刑事案件破案率83.3%,名列全区各派出所前茅。(文/余安 图/合川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