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丰都:“假日经济”升温 旅游市场展现新活力

2024-08-01 09:18:14  来源:丰都日报

南天湖嬉水、雪玉山露营、太平坝品美食……随着夏日的到来,丰都县旅游市场“暑期档”拉开帷幕,各景区为了吸引游客,推出诸如避暑游、亲子游、老年游等各种旅游活动,为“夏日经济”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日,记者走访了丰都县部分乡村旅游景点,几乎每一处都游客如织,景区也为游客提供了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优质服务,文旅市场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

游客观赏太平坝云海。记者 李达元 供图
游客观赏太平坝云海。记者 李达元 供图

景区度假环境好心情佳

在位于江池镇境内的方斗山横梁生态旅游度假区,只见许多老人或漫步于登山步道,或徜徉于鱼池藕塘边,登高看远,听松涛阵阵,观荷花盛开、鱼儿嬉戏。

“我们是7月15日到这里的,要一直住到8月30日才离开。这里环境非常好,气候条件适宜,连续3年我们都选择在此纳凉避暑。”市民冉云松说。

记者看到,来此休闲避暑的游客很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因为是暑假,也有带着孙子孙女一起来的。

该村某农家乐负责人陈天武介绍,从去年夏季开始,凡来景区住宿和吃饭的游客,每人每月收费为2000元。

“我们的住宿按三星级档次设计,分单间和标准间,客房内环境整洁,洗浴方便。”陈天武说,目前,他家的30多间客房已全部出租,新来游客只提供餐饮服务,不提供住宿。

游客避暑游果园采摘乐

“这树上的桃子好大好红哟,让人看着就流口水。”在仙女湖镇卢家山村山蹬坡的桃园里,市民王传文夫妇带着儿子正在采摘桃子。

王传文介绍,他们趁儿子放暑假,就带着儿子来南天湖度假区纳凉避暑。看到景区里张贴有山蹬坡桃园开园迎客的广告,一家三口便自驾车直奔果园而来,在体验采果乐趣的同时,也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山磴坡桃园负责人孙祥介绍,该园自创建以来,依托与南天湖景区相邻的区位优势,重点打造了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新型营销模式,以“桃”为媒、以“节”会友,多次举办乡村旅游采摘节,吸引景区众多游客前往。今夏,已累计吸引13万人次,实现景区与果园共赢。

有重庆最大“高山平原”之称的太平坝乡,这里四面环山、气候宜人,近段时间来,前来避暑纳凉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除了休闲避暑,还可到下坝村采摘蓝莓。

“蓝莓果实呈淡蓝色,圆形,吃在嘴里感觉肉质有一股清淡芳香味,风味独特,因而深受游客青睐。”蓝莓园负责人曹恩书说,蓝莓一般在7月中旬成熟,期间正值暑假,周边很多市民带着孩子上山纳凉避暑,蓝莓园便成为了他们体验采摘乐趣的“亲子园”,带动旅游和采摘两不误。

丰都县多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打造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为一体的农旅链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特别是利用“暑期档”带动当地经济良好发展。

有耍事吃美食旅游产品丰富

“这个夏天我还选择去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因为那里集天然氧吧、避暑胜地、休闲养生、天堂乐园于一体,特别是提档升级后耍事多。”市民陈永健说,他已连续两年选择去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前两次度假他住在厢坝度假小镇,那里不仅有厢坝集市、名湖美食街、南天湖啤酒厂,还有体育公园,并配备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馆和美食广场、儿童乐园等设施,是游客青睐的运动康体、休闲娱乐之地。

“此外,南天湖湖滨公园、天堂谷湿地公园、梦月湖、天湖瑶池我也多次去观光,总让自己流连忘返。如果想来点新鲜的,还可以去天湖草场露营基地宿营。”陈永健说。

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度假区不仅适合老中青游客度假休闲,特别是新开发的娱乐项目,比如轨道滑车、卡丁车、环湖小火车、喊泉、梦月湖游船、彩虹滑道、碰碰车、萌宠乐园等更是吸引了无数小朋友。近年来,游客数量大幅上升,其中亲子游增加较大。

“来太平坝,肯定得吃双椒茅林鸡、仙境养生菌、高山蕨菜、香辣竹笋。”重庆主城游客苏晓明说,没来太平坝前,他觉得太平坝山高且偏僻,谁知到这边,尝了这些美食之后,他大开眼界,爱上了太平坝的特色美食不说,还打电话让自己的朋友也来“到此一游”。

美食是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太平坝味道能让游客更直观感受高原魅力。随着太平坝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品质显著提升,吸引周边游客慕名而来,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