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举措回应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聚焦报告中有力度、有温度的民生细节,一份“民生清单”跃然眼前。
●就业: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
●教育: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等。
●医疗: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
●养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等。
●生育: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等。
●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
●环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等。
●三农: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等。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教育】
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 课后服务实现“5+2”全覆盖
去年底,6个年级,55个班,2383名学生,经过老师们前期的周密调研和策划,一条专属于最美童年的研学徒步之路,呈现在重庆人民融侨小学校孩子们眼前。“让孩子们走入大自然,是我们‘自然+课程’的探索。”重庆人民融侨小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自然给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
“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全国重点共同体1个。基础教育全年新增学位6.3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以上。全市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达标率提升至82%,同比提高60个百分点。全市“宽带网络校校通”开通率达10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占比达100%,有效支撑城乡学校同步迈上数字时代发展“快车道”。
今年,将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七个方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5+2”全覆盖,全市参与教师达20万人以上,学生达300万人以上,对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保持100%覆盖。同时,加大对隐形变异违规学科类培训行为的查处力度。
高等教育方面,持续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力争市属高校在新一轮“双一流”评选中取得突破。此外,要深化改革开放,提升教育现代化治理的驱动力,统筹推进公办高校政企分离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加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王尊
【医疗】
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永川区吉安镇卫生院过去没有急诊科,一遇到危重症急诊患者就用120救护车往城区里的医院送,每月急诊转诊50车次左右。
去年4月,永川区卫健委通过“县聘乡用”,将重医附属永川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李琼选派到吉安镇卫生院。李琼到岗后,将该院10名医生、13名护士组织起来,开展气管插管、洗胃术、电除颤、心肺复苏、呼吸机使用等方面培训,人人过关。以此为基础,吉安镇卫生院仅用2个月时间就建起了门急诊部。目前,该院共建有2个急诊小组,每组4名医生护士。现在,该院每月送往区医院的急诊转诊车次已下降至4次左右。
2022年以来,永川区分两批次共选派78名“县聘乡用”卫生人员到镇卫生院任职,全部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这些“县聘乡用”人员共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增腹腔镜微创手术、钬激光碎石术等新技术、新项目103项,新建口腔科、泌尿外科等特色专科10个。
去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公共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将我市建设成为西部公共卫生防控救治高地,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达到西部领先水平。我市将实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行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行动、医防协同行动、公共卫生人才科技支撑行动、“数字公卫一体化”建设行动、重点人群健康关爱行动、公共卫生法治建设行动等8大行动,全面构建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以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及涵盖市、区域、区县、基层的重大疫情分层分级分类医疗救治体系。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就业】
开展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评估 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介绍,2023年,重庆探索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指标体系,在全市建设首批7个高质量充分就业区县和200个示范社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3.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23.1%,同比增长4.5%。
当前,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数量持续增加、“招工难”与“就业难”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就业工作面临不少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组织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岗位开发、资金投入以及就业服务活动,形成“大就业”工作格局。将失业控制、居民收入、权益维护等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高质量发展成效考核,强化责任落实。加力稳岗拓岗,统筹用好失业保险降费、就业补贴、税收优惠、担保贷款等政策,保经营主体、稳就业岗位。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不断挖掘新的就业岗位,培育新的增长点。服务新质生产力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拓展高质量就业岗位。强化技能培训,聚焦市场紧缺职业工种、产业用工需求,推行“岗位+培训+就业”“用工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紧缺工种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培训补贴目录”3个“3+”组训模式,持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产业与就业良性互动。
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重庆市人社部门还将优化就业环境,如开展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评估,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同时健全辐射全域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在每个社区配备劳务经纪人,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网格。用好“一库四联盟”等数字平台,推广“渝职聘”等数字应用。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停车】
完善小微停车场管理 新增错时共享车位4.5万个
从这个月开始,家住南岸区花园路街道海峡路社区变维大厦的张先生再也不像原来那样,每天下班回家,开着车在周边“流浪”几十分钟,只为寻找一个停车位。而是可以把私家车直接开到南岸区光电路21号、南岸区市政设施管理处停车场停放,只要在次日早晨8点以前把车开走,不影响市政设施管理处的车辆停放即可。
据悉,这是南岸区城市管理局落实《重庆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规划实施错时共享停车惠民措施,实行错时共享停车的首批试点停车场。
南岸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平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解决群众停车难作为全市的民生实事来推进,南岸区始终关注民众需求,把小微停车场建设当作重点民生实事来落实。2月26日,市政府公布《重庆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共计15件重点民生实事。其中,在推进“错时共享”停车泊位建设上,提出将完善小微停车场管理机制和技术标准,新增“错时共享”停车泊位4.5万个。
所谓错时共享停车,就是动员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以及有条件的社会单位,特别是“四老”(老旧小区、校区、医院、商圈)区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把停车位拿出来,通过“错时共享”,让空闲车位充分运转起来,更好地解决广大市民的停车难问题。
王平介绍,南岸区今年计划新增1300个“错时共享”停车泊位。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三农】
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16亿斤以上
昨天上午,随着一台手扶式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苗盘上不断滑落,稳稳地立在水田里。今年,合川区云门镇种粮大户李浩林又扩大了一半规模。他在双凤镇流转了400亩土地,发展粮油和蔬菜。
梁平区,性能稳定的无人机水稻直播作业也得到广泛应用。“一架无人机工作一天相当于300名农民的工作量,产量能提高200斤左右。”重庆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总经理杨贤平介绍,水稻制种与种业振兴密切相关。
“这个周末,重庆将召开春耕生产现场会。”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春耕,市农业农村委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链条式的部署。“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必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该负责人介绍,重庆重要农产品聚焦粮油、肉蛋奶等产业,重点打造8大“爆品”,经过培育发展实现单品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引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同时,今年将切实稳定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3012万亩、216亿斤以上。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