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政协委员、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 张菡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蔡鸽 刘早生)“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协同运作,区域公用品牌将对区域产品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提升市场竞争力,还是规范生产者行为,亦或是打造地方金名片等都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万州具有打造‘三峡贡米’区域公用品牌的优势条件,但在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产后加工及品牌打造方面还需要市级层面支持。”1月23日,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农业小组讨论会议期间,重庆市政协委员、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张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大米品牌化是大米行业的发展趋势,一个强大的区域公用品牌,不仅能整合行业资源,还能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并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张菡介绍,万州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油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农业农村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构建“7+5”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指导下,推动优质稻全产业链发展。目前万州区稻米产业品牌化优势与条件充分:
一是种粮积极性高。万州区水稻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47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3万吨以上。2023年全区种粮大户达到185家,面积近5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级、市级粮食生产示范合作社5家,种粮大户数量及耕种面积分别增长96.2%、76.5%。涌现出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劳动模范、国家级示范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型种粮主体。
二是中高山种植面大。万州自古以来就有“贡米之乡”美誉,海拔在800米以上区域稻田面积近10余万亩,为万州区三峡贡米原产区,是全市中高山面积最大区县。全市33个贡米之乡万州享有4个,分别是白土镇人头寨贡米、柱山乡柱头山贡米、罗田镇普济桥贡米、太安镇茶乡贡米。
三是气候条件优越。万州区的中高山水稻种植区域,平均海拔从800米到1300多米,具有生产优质水稻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年日照时长在145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无霜期220天以上,水稻生长周期长,气候生态条件十分有利于发展优质稻。该区域所种植的水稻普遍具有抗性强、米质优、口感好等特点。
四是品牌效应初显。2011年罗田大米获中国农业部“罗田大米”产地注册商标(地理商标);2011年在中国十届稻博会上,“白土贡米”荣获优质产品奖,2016年“白土贡米”获得绿色产品认证,2023年“白土贡米”荣获全国名优特产品。2021年,万州区选送的孙家山生态香米、白土高山稻鱼米连续两届荣获三峡杯重庆十大好吃大米。
对此,张菡提出以下4条建议:
支持万州粮油基地配套水源保障工程。实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两季生产,高效利用,全程机械化。
支持万州组建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和平台。把全市产学研推机构紧密融合,对高山贡米原产区域的种植品种进一步筛选优化、固化,培育出最适品种,降低品种更换速度,以稳定品种品质。
支持万州新建区域性水稻研发、加工产业园。加大配套高山贡米区域加工设施力度,加大精深加工研发,充分挖掘优质大米功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营养需求。辐射万达开及渝东北区域,全产业链开发。
支持万州打造“三峡贡米”区域公用品牌。举全市之力,联合万达开,渝东北等区县,中高山大米统一使用“三峡贡米”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合力,实现优质优价,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