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建中央委员、重庆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委员刘伟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刘早生 蔡鸽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是稳产业链供应链、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庆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正着力升级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工作推进力度空前。”1月22日上午,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二联组讨论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委员刘伟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但目前,重庆市该产业发展过程中,在政策落实、产业链构建、科技赋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痛点堵点,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政策及发展规划方面,“一盘棋”推动力度不够;二是“一条链”运行效率不高;三是“一条龙”科技赋能不足,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佳,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平台不足,新产品研发欠缺。。
为此,刘伟提出有针对性的三个“金点子”:
完善推进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深化市、区(县)协同,将区县一体纳入食品及农产品工作专班,进一步强化区县主体责任,加强政策执行的督查和指导,形成上下一心、如臂使指的工作合力;统一制定产业发展地图,由工作专班或相关部门牵头,以全市一盘棋理念制定《区(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区县区别化发展和招商相关产业。
优化全产业链,提高运转效能。强化原材料供给保障,树立“买全球、卖全球”的发展思路,依托陆海新通道、渝新欧班列、“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大市场,可在市内、国内、海外进行统筹谋划布局原材料及辅料供给;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启动物流仓储用地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保障食品及农产品仓储物流用地,加强冷链物流的仓储、集散、配送、运输、数字化、公共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兑现食品及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大力开展品牌提升专项行动,实施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爆品推广活动,培育一批“小而美”“小而特”的产品,弘扬品牌文化,提升综合效益;引导企业应用各种展销平台和线下线上方式,加大全市、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健全完善线下线上营销网络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
强化科技创新,提升赋能水平。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尽快出台《关于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若干措施》,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鼓励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创新联合体,加强“卡脖子技术”、产业核心技术、生物合成技术、未来农业食品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和交易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共建研发和技术转移机构。聚焦重点产业,在渝西、“两群”地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基地等科技成果孵化熟化平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利用中科院中试城(重庆)总部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等科研机构和组织,大力推动研发食品及农产品新技术、新品种等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