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青瓦黄墙的四合院村史馆让欧营的千年乡愁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摄于2023年11月28日)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 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 十里果香
……
这首诞生于40多年前、脍炙人口的名曲,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祥和与丰收的喜悦。
“和”,是植根于农耕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政通人和”,形容的是政治和社会状况安宁、稳定和有序;“和为贵”,表达了人与人的关系要处理得恰到好处;“和而不同”,则彰显了包容性和独立性的融合。
新时代新征程,和美之于乡村,在于产业兴旺百姓富足,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于城乡互促共融发展。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和美乡村是重庆最大的底色、最好的名片,建设和美乡村是新重庆的题中之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今天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重庆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就是为进一步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
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之道,如何求解?
破与立
“千万工程”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自古以来,乡村治,社会安,国家稳。
“夫民之大事在农”。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对重农思想有了系统的阐述,认为农业是生民的衣食之源,国家的财富之泉,社会安定的保障,战争的必备条件,乃立国之本。
1949年后,从土地改革运动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农民不仅是财富的生产者,也是财富的享有者。
抓乡村振兴,各地基础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必须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才能稳步推进,取得实效。而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则在于能否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牢人民至上观念,看目标制定是否切合实际、工作思路是否缜密有序。
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在创新中腾飞。
21世纪初的浙江,民营经济在全国崭露头角,但粗放式增长也给浙江的村庄环境带来了整体性压力,其中金华市浦江县的发展比较典型。
浦江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20年前,这里的人造水晶产业达到鼎盛,一个县就聚集了2万多家水晶加工作坊。大量小作坊遍布农村,生产废水直排入河,粗放发展让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县域内85%的河流成了“牛奶河”“垃圾河”,水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地里几乎长不出庄稼。
“起早贪黑赚钞票,垃圾堆里数钞票,躺在医院花钞票。”这是当时浙江一些地方农民的写照。
如何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方式,特别是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从能做的地方改起,在该抓的地方用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2003年6月,浙江省委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大幕徐徐拉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进步,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20年来,“千万工程”内涵不断丰富,版本不断升级。
思路一变天地宽。
下好观念转变先手棋。浦江县全面整治水晶产业,全民参与消灭462条“牛奶河”和577条“垃圾河”行动,江南水乡重泛清波;
打好价值转化主动仗。湖州市余村村对全村生态进行大修复,办起了农家乐、推出漂流项目、发展观光农业……如今的余村村,村强、民富、景美、人和,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典型;
攻克资源转换大难题。绍兴市坡塘村通过“微改造”让村子焕发新气象:用石头做成时尚挎包造型,将墙壁绘成绿皮火车,把危旧茶厂改造成乡村艺术馆……
20年间,从浙北水乡,到浙中丘陵,再到浙西南山区,万千乡村各美其美,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之江大地铺展开来。
“千万工程”发源于浙江,但其影响绝不止于浙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从西南边陲到塞北边疆,“千万工程”经验广泛推广,在神州大地上奏响了一段造美于乡村、造福于乡民、造梦于乡土的动人乐章。
2018年9月26日,“千万工程”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意味着“千万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和成效得到国际广泛赞誉。
造福浙江,引领中国,影响世界。“千万工程”向全球提供了乡村振兴的中国方案,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为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模式带来了中国经验。
学与用
用“西湖水”浇灌巴渝和美乡村之花
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的同时,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也在孜孜不倦求解和美乡村建设之道。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和美乡村的前提是城乡基础设施均衡化。近年来,重庆通过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大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影响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市建立起“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区域处理”四级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市7900多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既抓面子,也重里子。我市把推进“厕所革命”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先位置,注重实效,做到改一户成一户,让“方便”的事更方便。
随着环境的焕然一新,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更新。曾经在部分村民甚至基层干部眼里,山沟、河沟是最好的“垃圾中转站”,雨水是最好的“清洁工”。如今,他们明白,乡村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有成绩清单,也有问题清单: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农民主动参与、自主治理的意识不强,农村发展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重庆和美乡村建设。
谋远思变,破局前行。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重庆和美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
珠玉在前,当怀璧其后。
浙江与重庆,一个屹立海滨,一个怀抱两江,尽管相隔上千公里,但地形上均是山多地少,土地碎片化,这让我们的借鉴有了更大价值。
一方面是自然地理条件上的接近性,另一方面则是发展任务的趋近性。“两地农村生态环境的本底较好,均承担着重要的水生态保护职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建设和美乡村是两地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重庆社科院《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忠兵说。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同浙江相比,重庆人口、资源等要素外流突出,村庄空心化、低组织化现象普遍,缺乏整体性系统思维。“三农”问题专家、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温铁军教授指出,重庆还存在大量闲置资源没有充分价值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农民内生动力和基层改革活力缺乏,创新机制不足等问题。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审视自身后,重庆和美乡村的建设路径更加明晰。1月3日举行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绘就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新图景,探索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科学路径。
产业先行。打造火锅食材、粮油加工、生态畜牧等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3+6+X”农业产业集群;
“软”“硬”兼施。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融合试点,以治理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形成美丽乡村与善治乡村良性循环;
数字赋能。建设农村土地“一张图”、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一张网”、农户信用“一本账”、“三农”数据“一个库”,既横向到边又纵向到底;
……
一言以蔽之,重庆要把握好城与乡、内与外、表与里、形与神四个关系,形成“百镇引领、千村示范、万院和美、全域振兴”的局面,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桃花源”。
时与势
擦亮新重庆建设的乡村底色
前人之路,后人之师。
探索,已然在广袤的巴渝山乡铺展开来。
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在巫溪县蒲莲镇,随着“中国老鹰茶名镇”称号的落子和老鹰茶价值的不断发掘与提升,58岁的村民谭清述说,以前大伙懒得爬树采摘不值钱的叶子,如今成了一斤将近10元钱的宝贝。老鹰茶行情越来越好,他又新种下100多棵幼苗。
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把乡村建设好,才能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以前村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坑能养鱼,小坑能卧驴’。”铜梁区南城街道西来村十组村民田贵知说,如今西郊绿道的建设为家乡带来大变化,公路直接延伸到田间地头,家家都修了花坛、堡坎,“来过我们村的人,没有一个不夸漂亮的。”他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就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走乡村善治之路。
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盐井村,因为20年前一捆柴的归属,村民文某和向某素有积怨,成了一对“老冤家”。前不久,当地民警将二人请到所里的“贵和工作室”,倒上一杯“贵和茶”,经过3个小时的调解,二人最终握手言和——这是将矛盾化解在源头的“贵和工作法”的有效实践。
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出发,继而拓展到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全面振兴——和美乡村之道,正在实现从一域到全局的破解。
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既是重庆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的“潜力板”。
高低相对,长短时变,弥补短板、缩小差距,就是释放潜力、激活动力。
在建设农业强国中贡献重庆力量,时与势在我,稳与进相成。
岁序更替的重要时刻,往往也是事业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市委、市政府结合重庆实际,明确了“12421”的工作思路。
1——走好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2——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个确保”为底线。
4——深入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千个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四千行动”为抓手。
第二个2——以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为助推。
第二个1——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不难看出,“1”和“4”是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关键。其中,“1”是总体定位,“4”是任务分解。
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的重庆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实践。
新的征途已经启程。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才能使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重庆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面对征途上的风雨,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发展信心,也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发展恒心,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发展决心,才能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