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大荣
地面滑湿易摔倒、老人起身困难、洗澡不方便……如何保障老人在家安享晚年?近日,笔者从酉阳县民政局获悉,为了给老年人打造更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生活水平,11月6日启动了家庭养老适老化改造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全面推进。
“家庭养老适老化环境改造项目是我县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酉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局紧扣“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民生项目清单,细化实施内容。通过前期各乡镇(街道)摸排采集,将家庭养老适老化环境项目改造确定为1000户。
据悉,家庭养老适老化环境改造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为主要目标,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人家庭,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
改造内容包括地面改造、门改造、卧室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厨房设备改造、物理环境改造、老年用品配置7个大方面30多项基础和可选项目,如在卫生间、厨房、卧室等区域铺设防滑砖或者防滑地胶,提高安全性;在如厕区或者洗浴区安装扶手,辅助老年人起身、站立、转身和坐下;降低操作台、灶台、洗菜池高度或者在其下方留出容漆空间,方便坐轮椅或者体型矮小老年人操作;在家具或者墙角安装防撞护角或者防撞条,避免老年人磕破划伤;配置手杖、轮椅、自助进食器具等,通过居家适老化“真改造”,构筑“大幸福”。
“项目已于10月下旬按规定程序完成招标投标,所需设施设备全部采购到位,拟分4批次实施。”酉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批次300户改造安装及设备调试工作已于11月6日进场施工,12月10日前全线结束4批次10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12月20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并组织投用。
11月16日上午,暖阳高照,在重庆市酉阳县小河镇小岗村老年食堂外,老人们三三两两一起,唱山歌、拉家常、织毛衣、纳鞋底、下象棋……现场一片欢乐。
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幸福,是子女们最大的心愿。今年以来,酉阳县民政局统筹各方力量,围绕“小切口撬动大民生”这个根本遵循,以让“乡村老年人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指数更有测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为推进目标,坚持实行专班统筹、清单管理、网格督导、节点调度,全域覆盖式推进39个乡镇(街道)278个村(社区)老年食堂助餐服务工作。
▲ 图为酉阳县铜鼓镇兴隆村老年食堂开饭了
“老年食堂建得好,不仅让我们这些老人有吃饭的地方,还让我们多了一个聚在一起摆龙门阵、玩耍的地方。”田华英今年83岁,因为子女都在外工作,平时就她一个人在家,每天都有些孤独,吃饭也索然无味。今年,村上成立了老年食堂,一天煮两餐,收费标准为5元每人每餐,她每天都到食堂就餐,对目前的日子感到很满足,“食堂外面的坝子很宽敞,还有健身器材、乐和小剧场、休闲桌椅等,每天我就来食堂和大家一起聊天、玩耍,饿了就在食堂吃饭。”
酉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酉阳把切实做好“一老一小”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文明整体跃升的基本抓手,对标老年群体健康饮食文化需求“小切口”汇集养老服务资源,因地制宜优化体系,全域推广建设老年食堂,探索居家养老嵌入式“共享食堂”长效运营工作路径,构建快捷“生活圈”和最优服务网,集成资源延伸功能,统筹老年活动中心、乡村治理课堂、老年学校等功能,拓展“老年食堂+讲习堂+娱乐堂+养生堂”贴心服务链,打造乡风文明传播阵地。
“饭熟了,大家可以吃饭了哦!”中午12点,老年食堂工作人员招呼老人们就餐。在装有电视机、桌椅整齐摆放的食堂里,菜豆腐、豇豆肉末、莴笋肉片、水酸菜、家常茄子等菜品摆放在餐桌上,香气扑鼻,引人垂涎欲滴。老人们走进食堂,七八人围坐一张桌子,热热闹闹开吃。
“自己不想煮饭的时候,就到食堂吃,便宜又好吃。”吴竹云老人高兴地说,自从老年食堂成立后,她和老伴经常到食堂玩耍,老伴找人下棋,她则和大家一起跳舞、织毛衣,然后就在食堂就餐,“感觉自己已经过上了城里老太太的生活。”
▲ 图为酉阳县各老年食堂开展九九重阳节聚餐活动
小岗村老人们的幸福晚年生活只是酉阳县老年食堂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39个乡镇(街道)278个村(社区)老年食堂全部规范挂牌,实际开办运营215个,累计实施助餐服务10.34万人次,目标人群助餐服务覆盖面超过77%。自开办运营以来,累计嵌入社工及志愿者服务1809人次,老年社区文化宣介活动153场次,社会联建联办活动14场次,村(社区)老年食堂助餐服务工作与基层治理衔接、老年文化嵌入、社工及志愿者服务等有机融入,在增进睦邻和谐、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乡风文明、改善乡村治理结构等方面起到了良好助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型“解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