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秋高气爽,微风拂过,葱茏的苇草随风摇曳;粼粼波光上,片片浮萍被阳光笼罩着缕缕金黄;不远处,几只白色身影掠过水面,为这片静谧增添了灵动的气息……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里,秋日的湿地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感受自然的静谧和诗意。
走进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滩涂、盐沼之上,芦苇、盐地碱蓬、罗布麻等丰富多样的植物,与各类珍稀濒危鸟类相伴,呈现着湿地的灵动之美;青海湖畔,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一系列最严格的保护举措,让珍贵的高寒湿地得以休养生息,保留了青藏高原原始壮美的生态景观。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十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湿地之美为广袤山川大地更添亮色。
俯瞰海南省海口市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新华社发
生意盎然湿地景观重现
近海的茫茫蓝色里,绿意交织伸展,形成一片葱茏的海上绿洲。这样的场景,在海南近海的红树林湿地上随处可见。
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片的红树林下,鱼虾在浅水中游弋;葱茏的树冠之上,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飞舞嬉戏。在海南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21种红树植物样貌各异,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呈现着独特的海洋生态和湿地景观。
海南岛是我国红树植物的分布中心。这里红树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类型多样,拥有我国发育最好、最高大、最古老的红树林。然而,多年前,这里曾是另一幅图景。
“低水平、不合理开发,对资源过度利用,导致了生态系统退化,资源损毁。”海南省林科院湿地研究所所长钟才荣告诉记者,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围海造田、挖塘养殖、城镇化和码头等建设,曾让海南红树林遭遇严重损毁。海岸带的养殖池塘排污,使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加重,海漂垃圾堆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大量的红树植物成为珍稀濒危植物。
为有效遏制生态恶化状况,一系列湿地保护措施陆续出台。《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海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发布,明令禁止对红树林的砍伐及其他破坏行为,加强了对珍稀及有代表性红树植物的保护。同时,相关部门严打毁林挖塘行为,开展大规模退塘还林。
“目前,海南红树林面积在以较快速度增加,科学保护修复理念得到逐步推广,珍稀濒危物种也得到了较大保护。”钟才荣欣喜地说,2020—2022年,海南新增人工红树林面积1260多公顷,2023年预计增加300公顷以上,红树林总面积将超过7300公顷,保护成绩斐然。
水生植物繁茂,碧波荡漾,候鸟翔集……在全国各地,保护和修复举措让生意盎然的湿地景观重现。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加大立法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传、国际合作等力度,把重要湿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在湿地保护进程中,我国相关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备,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工程规划体系日益完善,调查监测体系初步形成,对外履约不断深化。“十三五”期间,安排中央投资98.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53个;实施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等项目3000余个,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表示,目前,我国湿地面积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承载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的主要需求。我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达到2200多个,同时还规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
2023年的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我国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监测成果。结果显示,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湿地总面积比上一年有所增加,水质呈向好趋势,水源补给状况保持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有所提高,湿地植物达到2391种。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明显,黑龙江、湖北、山东和海南等地的退化湿地得到有效恢复。
工作人员在江苏省盐城市黄海湿地调查。新华社发
法规制度为湿地织就“保护网”
湿地碧水,绿树成荫,游船荡漾。在广东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入秋后,行走在步道上,赏一汪湖水,参观渔人码头,品尝岭南美食,成为不少市民休闲放松的方式。
麻涌镇水系发达,华阳湖位于麻涌镇4条主要河流的交汇处。良好的水源优势和区位条件,曾经吸引了上百家企业、养殖场聚集于此,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河涌淤塞,水体黑臭……麻涌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恢复生态,这里退出了一批污染企业和非法养殖场,对华阳湖开展了截污清污、清淤疏通、修复水体、美化堤岸等工程,还建成了22公里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水上绿道,实现“水水相通、路随水走”。
近年来,为了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广东省探索实施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湿地公园发展模式,湿地公园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打造出一批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
我国湿地保护的力度还在不断加强。湿地保护,离不开相关制度织就的“保护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省级层面累计建立97项湿地相关制度,初步形成了湿地保护政策制度体系,开启了全面保护湿地新阶段。2022年6月1日,湿地保护法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开启法治化新篇章。
湿地保护法实施后,我国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根据湿地保护法,我国将全面保护湿地,科学划定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湿地范围,优化湿地保护体系空间布局,加强高生态价值湿地保护,形成覆盖面广、连通性强、分级管理的湿地保护体系。同时,将采取近自然措施,增强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重点开展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
10月10日,国家林草局发布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最新举措——我国已将湿地保护纳入林长制、河湖长制考核范围。此外,我国已实现重要湿地疑似问题卫星图片判读全覆盖,开展违规侵占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相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湿地保护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形成湿地保护的“中国模式”。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科学编制重要湿地修复方案,优先在30个重点区域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根据相关规划,到“十四五”末,我国将恢复湿地100万亩,营造红树林13.57万亩,修复红树林14.62万亩。
群鸟飞越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华社发
“生态画笔”让人民共享绿色空间
入住散落在梯塘、稻田小微湿地之中的民宿,感受稻田万顷、百里竹海;走近秋日的溪塘、田园,亲近水清、岸绿、鱼游的湿地风光……
在中秋国庆假期,重庆梁平的特色乡村小微湿地景观,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来。“这里的稻田湿地很有特色,我们选了一家乡村民宿,假期经常到湖边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很舒适惬意。”来自陕西的游客罗女士说。
梁平位于重庆市东北部,408条纵横交错的水系、78座规模以上星罗棋布的湖库、80万亩广袤无垠的稻田湿地等水域资源,让这里形成近2万公顷湿地,湿地率近11%。
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宣教科科长余先怀告诉记者,近年来,梁平区积极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和乡村小微湿地生命共同体,形成以“小微湿地+”为特色的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模式,打造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的生态画卷。
“依托湿地生态优势,我们积极探索实践‘乡村小微湿地+环境治理、有机产业、民宿康养、生态旅游’模式。”余先怀自豪地说,梁平已经建成400余个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小微湿地,通过构建乡村湿地生命共同体,形成经济作物种植、水产养殖、湿地康养、湿地旅游四大生态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户们增收致富。
在梁平礼让镇川西村,优美环境带动了生态乡村旅游发展。川西村连续3年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梁平区的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田园湿地风光、动物自然栖居地、稻作文化乐园等特色景观,让这里成为重庆最佳夜游线路,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进一步实现。
“生态画笔”正在描绘绿色、生动的发展蓝图,在广袤的中国大地,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位于松花江流域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退化湿地保护修复,如今芦苇荡漾的湿地生态重现。湿地公园吸引了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贵鸟类,也吸引了游客到来。不少村民从种田转行做导游、开游船,吃上了“生态饭”。通过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村民们还获得了中央财政1000元/亩的补贴。
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里,纵横的河汊、池塘、湖漾,成就了秋芦飞雪、火柿映波等景观。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经过文旅开发,湿地公园打造了花朝节、探梅节、龙舟节等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近500万人次造访游玩,营收超过3亿元,还创造了1500个就业岗位。
据介绍,作为我国湿地保护修复的一个创新实践,国家湿地公园有效保护了240万公顷湿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00多亿元,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数说
我国湿地面积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以占全球4%的湿地,承载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的主要需求。
到“十四五”末 ,我国将恢复湿地100万亩,营造红树林13.57万亩,修复红树林 14.62万亩。
截至目前,全国湿地面积总量保持稳定,共有国际重要湿地82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家湿地公园903处。(姚亚奇整理 记者 姚亚奇)